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3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0777

这种糖水很多人爱喝,但有人却吃完“中毒”,吃之前先看这篇!(组图)

2024-01-11 来源: 健康时报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最近,到了木薯上市的季节。在某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晒出自制“木薯糖水”成品照,“好吃到飞起,一口接一口特别上瘾”“外面糯糯的,中间又很绵软面面的”……

但也有网友自己煮木薯糖水吃完后疑似“中毒”“呕吐”“手脚无力”不适,这是怎么回事?

这种糖水很多人爱喝,但有人却吃完“中毒”,吃之前先看这篇!(组图) - 1

木薯,真的有毒

木薯分为食用类、饲用类和工业类木薯三种。其中可供人食用的只有食用类木薯。不过也不用担心,市场上我们能买到的木薯一般都是食用类木薯。那么,是不是食用类木薯就非常安全呢?也不是。

先说结论:生/鲜木薯的确有毒。

毒性来自生木薯中的两种氰苷类化合物,一种叫做亚麻苦苷(占95%左右),一种叫做百脉根苷,这两种物质在木薯自身所含的亚麻苦苷酶水解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有数据称,食用150克-300克未经处理的生木薯就有可能引起中毒。

之所以木薯分为食用类、饲用类和工业类木薯三种,也是按照其中氰苷类化合物的含量来区分的。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当木薯经过去皮、浸泡等加工后,其中氰苷类化合物的含量在50毫克/千克以下的,可以被归为食用木薯。

木薯有毒也不奇怪,毕竟木薯来自大戟科,这可是个“不得了”的家族,大戟科植物普遍有毒。除了木薯,另一种美味且有毒的食物还有芋头,在食用前都必须要小心地去皮、浸泡和彻底煮熟。除了上述方法,发酵、烘烤、日晒、粉碎等方式也能脱除木薯块根中的氢氰酸。

既然有毒,为啥木薯还能吃?

虽然木薯生吃有毒,但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木薯的淀粉含量高达70%-80%。现在,木薯是世界上第三大淀粉来源,名次紧紧排在水稻和玉米之后。

但由于木薯中大部分是淀粉,营养物质很单一,长期吃大量木薯,很容易造成优质蛋白、维生素等其他营养素的缺乏。

这种糖水很多人爱喝,但有人却吃完“中毒”,吃之前先看这篇!(组图) - 2数据来自: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用木薯做成各类“糖水”在南方不少地区都很流行,用木薯淀粉做成的芋圆、麻薯、奶茶里的“珍珠”,也挺受大家欢迎。

自制木薯时,注意这几点!

要想健康、安全、快速地享受木薯美食,建议大家注意下面这几点:

1. 选择合适的品种

我国农业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低毒的木薯品种,如“华南9号”“桂热10号”和“桂木薯11号”。不过,哪怕是低毒品种,也不要一次性大量摄入,除了毒性问题,还要考虑食用大量淀粉类食物带来的热量问题。

2. 去皮浸泡、彻底煮熟

木薯皮中的氰苷类化合物含量很高,通过去皮和长时间清水浸泡(有说法认为应浸泡1周,每天换水)能减少氰苷类化合物含量,降低毒性。

在制作时也要彻底煮熟。高温加热可以灭活那些能转化氰苷类化合物的酶,使之无法将氰苷类化合物转化为有毒的氢氰酸。因此,彻底煮熟是木薯脱毒的重要方法。要注意煮木薯时要敞开锅盖煮,让已经转化的氢氰酸蒸发掉。

3. 一次不要吃太多

还需要注意的是,一次不要食用太多。有报道称部分人群肠道中可能也含有一些能将氰苷类化合物转化为氢氰酸的酶,因此部分朋友即便食用熟木薯也会出现呕吐等轻度中毒症状。

4. 直接购买木薯粉

这种方法更能确保无毒,且更方便加工成美食。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道简单易做的冬日木薯美食——芋圆蛋羹

原料:

木薯粉、红薯泥、白砂糖、鸡蛋、枸杞、干桂花

步骤:

1. 木薯粉与红薯泥按照2:1的比例,加入适量白砂糖混合均匀。可加入适量清水或牛奶揉成不黏手的面团。将面团搓成细条并切成大小合适的小段,稍微整形揉圆。锅中加水煮沸,下入芋圆煮熟后捞起过凉水备用。

2. 锅中重新倒入清水煮沸,打鸡蛋花,煮熟后放入芋圆和枸杞煮1-2分钟,可依据个人口味调入白砂糖,盛出后撒上干桂花,即可享用。

这道芋圆蛋羹加入了鸡蛋,弥补了木薯和红薯缺乏优质蛋白的缺陷。有时间的朋友还可以提前用压力锅煮好红豆,一同加入芋圆蛋羹中,进一步增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含量,也可以让这道甜品口感更丰富。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康师傅巧克力 2024-01-11 回复
自制木薯糖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墨鱼打算逆生长 2024-01-11 回复
作为淀粉的来源还是很走俏的
肥斯的三刃木 2024-01-11 回复
天天蒸着吃,啥事没有
Cong--cong 2024-01-11 回复
木薯淀粉有毒,用来做浆料,纺织上用来浆纱
Anni彭爷 2024-01-11 回复
市场上卖的一般都是食用类木薯,但不是完全安全的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