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7.7°C-11.8°C
纽币 : 人民币=4.4613

一度被赶出实验室的病毒专家,厄运还未结束(图)

23天前 来源: 人物真相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第一位发布新冠病毒序列的科学家一度被“赶出实验室”后睡在了街上,这件事罕见地在中、英文媒体及社交平台同时掀起了舆论风暴。

目前,焦点人物张永振与他的科研团队已经重回了实验室,其微博上说他被赶出实验室的帖文也被删除。但是,这场科技界的纠纷还没结束,张永振何时能摆脱厄运还未可知。

4年前,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疫情,无数人感染后死去,疫情在中共的隐瞒下传向世界各地。

2020年1月,张永振第一个向世界公开了他发现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为各国早日研究检测试剂以及疫苗做出了贡献。张永振因此入选2020年《自然》(Nature)杂志年度十大人物。

在国际上,张永振是中国顶尖的病毒学家。在发现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之前,他已经因为在病毒方面的一些新发现得到了国际重视。而在中国,媒体对他没有多少报道,一般中国人并不知道张永振是谁。

这次,关注张永振的业界人士和媒体大腕对他“被赶出实验室”一事推波助澜,事件冲上了热搜,很多人认识了张永振,并同情和支持他。这或许是中共有关方面不愿看到的。

一度被赶出实验室的病毒专家,厄运还未结束(图) - 1

病毒学家秒变“流浪汉”

2024年4月29日,60岁的张永振在微博上发文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改造P3实验室为名,用一分钟时间通知了他的科研团队在二天内搬离,没给任何合理的搬迁方案。周末28日,实验室被关闭,张和他的团队人员被阻止进入。

从4月28日晚上开始,张永振像流浪汉一样躺在了挂着“华东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牌子的实验室门外。实验室门边有多名保安把守。晚上下雨,公卫中心不允许张和他的学生到实验室避雨。

雨中,张永振盖着被子靠在屋门上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广传,引起一片哗然。很多人看到照片,觉得这个科学家用这种方式抗议简直不可思议。

其实,张永振可不是用行为艺术进行抗议。他是担心外人进入实验室移动了试验设备。

公卫临床中心范小红主任,安排了一个不具备专业资质的施工队要来搞改造,他们随时都可能进入实验室。

张所用的P3实验室,是上海市安全防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就是在这个实验室,2020年1月,张永振领导团队成员在全球第一个测出了新冠病毒的RNA序列。而且,如果中国某家医院发现了新的不明病原体,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还是往张永振的实验室里送样本。因为他在这个实验室的多项病毒发现成果在国际学术上颇有名气。这是任何其他中国专家不能比的。

要给正在运行中的P3生物实验室搬家,是一件极其复杂又危险的事,绝不是施工队能做的。

一位研究人员发文表示,光是那些零下七八十度的冰箱,断电1小时就可能毁掉5个博士的3年青春。价值数百万的精密仪器,磕碰一下就可能导致读数不准,更别说生物实验室里那些你永远不想沾上一丁点的生物样品和有毒致癌试剂……要搬迁,也得是科研人员自己动手。否则,几十个液氮罐里保存的不同生物样品,你要怎么处置?负压实验室要对外开放,你知道消毒重点在哪里?……一旦因错误处置造成危险病原体泄露、珍贵实验样品灭失,这责任要几颗脑袋才担得起?

另外,如果要搬到一个新环境,所有的评估认证都得重头来一遍,等于是异地重建一座。

上海公共卫生中心无预案的突然通知二天搬迁,实质上就是不顾公共安全的底线,要拆除撤销这座P3实验室。

而如果实验室的研究项目被中断,几年来参与项目的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毕业都将受到影响。

张永振无权无势,拿什么来保护视如生命的实验室、保护跟随他的学生?他除了自己卧在门口,用身体做盾牌,别无他法。

其实,张永振一直都是在委曲求全中隐忍度日,如果不是特别紧急,他不会在微博公开。

2023年6月,上海公卫中心曾趁他不在,派保安将他办公室内的私人物品统统给扔了。张永振悄声忍了。

网上盛传,这一系列纠纷与一份存在着争议的合同和人事纠纷相关。其实,那只是最表面的显像。

承诺未竟 编制被失

上海公卫中心,又名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也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前身为上海市传染病医院,从成立算起已经有一百多年。

2018年3月,张永振与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签订了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他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身份发表研究成果。

公卫中心现任党委书记范小红以5年合同到期为由,称张永振不应该再“赖着不走”。

这个说法被张永振和他的学生否定。因为他们团队中的陈姓研究员与该中心签订的一年期合同在6月份才结束。因此,上海公卫中心无权将团队成员驱离实验室。

合同纠纷只是上海公卫中心找到的一个要驱离张永振的理由。而张永振不能现在离开,却不只是因为合同没到期。

在张永振看来,他已经是公卫中心的编制内人员;另外,上海公卫中心拖欠科研经费和团队成员劳务费等共计1000多万元。这些问题解决了,他才能离开。

张永振自述,2018年,他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中国疾控中心”)的一名二级教授。上海公卫的前领导朱同玉和卢洪洲为打造一流的科研能力,多次邀请张永振,并答应每年给35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他专心搞研究。张永振感到遇见了同道人,便答应合作。

2020年,张永振完成了协议的合作任务,在国际刊物上超额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中国的媒体报道称,张永振的原单位——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所同意上海公卫中心调动张永振去做全职工作的申请,2020年9月3日派专人将张永振个人档案送达了上海公卫中心人事处。

张永振说,上海公卫中心院委会在2020年10月也通过了他的入职决议。

按中共组织的内部调动原则,张永振的编制已经从疾控中心转到了上海公卫中心。张永振的户籍以及社保、医保等都应由上海公卫中心解决。张永振也认为他自此就是上海公卫的编制内研究员,可以在公卫中心工作到退休了。

但是直到现在,张永振的入职手续还未落实。他并不清楚内在原因,但是“编制”被失去让他难以接受。没有了“编制”,他将面临老无所养的困境。

由于没有入职,上海公卫中心没有给他缴纳五险一金,他的社保中断了两年左右;因为没有医保,他的双腿严重静脉曲张,他也拖着没有去做手术。

当年招聘张永振的上海公卫中心的老领导,在2021年和2022年被调走了。张永振表示,新领导来了,想法就(跟支持他搞科研的老领导)不一样了,体现的是权力的蛮横。

事情似乎没这样简单,但张永振只能说这些。中国网上舆论大多都是呼吁官僚权力应尊重科学家。

比病毒更可怕的权力

与中国所有流于表面的报道文章相比,英文主流媒体几乎都提到了一个敏感的原因——自张永振2020年1月在未经中共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发布了COVID-19病毒基因组序列后,他的磨难就开始了。

2020年1月5日,张永振团队从武汉疾控中心采集送交的生物样本中获得了病毒基因组序列,同时绘制出了基因组图谱。

张永振判断:武汉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原体是SARS类冠状病毒,是一个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呼吸道传染性。上海公卫临床中心根据张永振的报告,立即报告了上海市卫健委和中共国家卫健委等主管部门。5日下午,张永振团队将病毒基因序列注册到了位于美国的基因序列资料库GenBank,GenBank的所有资料对世界开放。

2020年1月7日晚上,张永振把总结好的有关新冠病毒的论文投到自然杂志《Nature》上。1月11日,张永振的合作伙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病毒学家爱德华·霍尔姆斯教授在邮件中说:“香港等其它地方开始出现疑似病例,我建议你把病毒基因序列释放出去,但是否释放,完全由你决定。”

张永振考虑之后,授权霍尔姆斯代表他把基因序列释放到了“病毒学组织”的Virologic.org网站共享。

当时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武汉爆发了病毒疫情,正在等待中国提供数据。张永振提交的这些数据让全世界的科学家能够尽早地启动检测、疫苗研发,以及其它预防措施,并因此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然而,自此张永振厄运开始了。

有消息透露,一些卫生官员对张永振的决定感到不满, 认为他破坏了他们的计划 。

在该病毒基因序列发布后的第二天, 中共最高卫生官员下令,暂时关闭张的实验室进行整顿。同一天,曾提交生物样本给张永振团队的武汉市疾控中心合作机构终止了他们之间的多年合作,并退出了由张永振倡议的中国重大国家流行病毒资源调查项目,因为中共疾控中心拒绝对该项目提案进行认可。

张永振团队很难再拿到国内其它机构提供的病毒数据和合作机会,这也解释了从2021年以后他在国际上发表的研究文章的减少的现象。

2020年9月,张永振被迫离开了工作20年的中国疾控中心。但是,他调入上海公卫中心后,被上面的力量阻碍而失去了原来的国家人员编制。

2020年10月,上海公卫中心公开介绍了张已经被调入该中心工作,并任命他为新成立的华东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而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担任副所长。然而这个项目没能进展,只剩一块牌子。

2021年中期开始,对张永振器重的老领导被调离,新主任范小红上任后,公卫中心停止了对张永振研究组的合同报酬和劳务费,这妨碍了他们的研究,尤其是对COVID-19起源的研究。

有分析认为,张永振参与COVID-19起源研究的行为,可能使他在中心新领导的眼中成为麻烦制造者。

中共对新冠病毒起源的甩锅

众所周知,武汉爆发新冠疫情后,中共当局一直在掩盖真相,并阻挠世卫组织派人到武汉调查新冠病毒的起源。中共官方力图管控对疫情爆发的描述,打压异议。那么,对张永振自主公布了病毒基因序列组的排挤和刁难,就不只是报复他,也是阻止其继续搞COVID-19的病毒起源研究。

2020年4月,中共当局制定新政策,所有有关COVID-19的学术论文在提交发表之前都要接受审查,有关病毒起源的研究将受到额外审查,并且必须得到中央政府官员的批准。

根据新的限制,与官方说法相矛盾的冠状病毒研究可能会被中共当局压制。

一位中国研究人员匿名对媒体表示,中共政府的努力旨在控制叙事,并将其描绘成疫情并非起源于中国。“他们不会真正容忍任何客观的研究来调查这种疾病的起源。”

在中共官方带领下掀起了一场否定新冠病毒源于中国的运动。他们主要宣扬病毒起源于美国、美军带到了中国;还有新冠病毒起源于意大利、印度等说法。中国网络上充斥着造谣文章,称美国律师团起诉索赔“合成新冠病毒之王”美国专家拉尔夫·巴里克以及生态健康联盟主席彼得·达扎克。

在中国当下政治环境,张永振这样认真研究的病毒学家似乎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他的处境愈发艰难。

霍尔姆斯表示,自从张永振公开了COVID-19的病毒基因组序列后,针对张的“运动”就开始了。

一生的科学梦想与艰辛

张永振热爱研究病毒,是个工作狂,常年住在办公室里。他生活简单,极能吃苦,几乎没有娱乐嗜好。他去过很多艰险的地方,洞穴、野山寻找病毒,摔断过骨头。

他小时候感染过脑炎、黄疸型肝炎,以及疟疾等传染病,幸运地活了下来。初中时他离开江苏徐州跟随婶婶到了新疆石河子,在那里他刻苦学习,考上了石河子农学院畜牧专业。大学期间,他节衣缩食,埋头苦学,没有娱乐活动,衣服鞋袜都经常是穿破了的。他在2019年回答本科四年的感受时,他说的只有一个字——“饿”!

1986年大学毕业后,张永振被分配到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张永振的英语好,被分到农五师的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因为工作出色而得到陈师长赏识。工作了五六年,也成了家。一般人也就在行政干部的道路上走下去了,但是张永振想继续读书深造。1992年他考上研究生,去了广州。1998年10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他前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跟随徐建国所长做博士后,从事感染免疫研究。

2001年,学业完成前他也已联系好了新单位,但是经不住徐建国所长的不停劝说,最后留下来开始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病毒学。在很多人眼里,他只是一个完全由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人,也不是名校及医学科班出身,对病毒学是外行,他能行吗?

时间和事实证明,上天不负有心人。他取得了成就,但是他对自己严格对学生要求也严格,得罪了一些人。他性情耿直,工作起来没日没夜没休假,跟着他的人也都很辛苦。这几乎成了他的科研团队的特点。

只是,张永振万没想到,奋斗了一生,最后竟落到了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连他的病毒研究也受到了严重限制。如果不能研究病毒,他又能干什么呢?

2024年1月11日,张永振在纪念他的新冠疫情披露四周年之际,在一条微博中明志,同时也暗示了他所经历过的挑战。

“四年前的今天早上,我们代表研究团队坚持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张写道,“尽管经历了不断的风风雨雨,经历了人情的冷暖,经历了世事的严酷,但我们无怨无悔。”

张永振是个正常的科学家,他的表白无意中露出了他跟紧绷政治思维的科技官僚们的不同。这点不同,使他在中国的政治气候下就是一个异类,也是他被排挤和打击的原因。

熟悉张永振的霍尔姆斯看到了他的伙伴的惨重损失,认为“在过去,在新冠疫情之前……他就像一台机器,但现在机器坏了。他就是被这件事慢慢压垮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谢谢谢谢佐辰 23天前 回复
张教授和当年萨斯时蒋彦永医生一样,对得起科学家的良心,但对不起裆正腐,所以裆正腐只能对不起他们了。
Mr-美國窮屌絲 23天前 回复
出国吧,这种粪坑环境不可能容得下一位真正做学问的学者
Didi_diora 23天前 回复
应该说是一位正直的研究人员。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