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6.6°C-9.3°C
纽币 : 人民币=4.4288

新西兰华人最熟悉的一条美食街,现在已经“变味”了...(组图)

3天前 来源: 936全资讯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奥克兰的Dominion Road称得上是刻在新西兰华人骨子里的记忆。

在许多新西兰华人的眼里,多美路上时刻散发着“中餐的香气”。

新西兰华人最熟悉的一条美食街,现在已经“变味”了...(组图) - 1

01.

本地华人:

“儿时最爱的餐馆现已不在”

Alistair Kwun是一位奥克兰土生土长的人。

新西兰华人最熟悉的一条美食街,现在已经“变味”了...(组图) - 2

奥克兰华人Alistair Kwun |The Spinoff记者Eda Tang摄

对他来说,多美路上的Love A Duck中餐馆是他最喜欢的地方。

Kwun一家来自广东,他在奥克兰出生长大,家住奥克兰的Greenlane。

新西兰华人最熟悉的一条美食街,现在已经“变味”了...(组图) - 3

图 | The Spinoff记者Eda Tang摄

Kwun小的时候,他们一家人每周都要去Love A Duck就餐。

新西兰华人最熟悉的一条美食街,现在已经“变味”了...(组图) - 4

餐厅旧址 | The Spinoff记者Eda Tang摄

上了大学他也会带朋友去那吃饭,顺便在街上逛逛买些日用品。

不过现在Love A Duck烧腊店早已停业,老板去年也宣布奥克兰Northcote分店停业。

Kwun表示,目睹了多美路30年间的变化(80年到00年代)。

“这三十年里,多美路有很多变化,起初这里的餐厅都是粤菜,因为90年奥克兰许多移民是来自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

后来从1998年开始,新西兰留学项目兴起,许多北方餐馆出现在了多美路上,比如Flavour House(非常美食)。

02.

“华人留学生撑起一片天”

Ron Hoy Fong是1989年在多美路开设了第一家豆腐店的人之一,他的亚洲杂货店的前身是一家豆腐坊。

目前,谷歌地图上也已搜不多美路Tofu Shop这家店了。

新西兰华人最熟悉的一条美食街,现在已经“变味”了...(组图) - 5

图 | The Spinoff记者Eda Tang摄

Hoy Fong说刚开业的豆腐店很受欢迎,因为当时很多来自马来西亚的移民特别喜欢豆腐。

他的生意发展迅速,后来甚至需要搬出家门,选择在多美路开设店铺。

Hoy Fong表示,他从小在这条街长大,目睹了所有变化。

Hoy Fong说他们家的豆腐店,以前非常火爆,93年的时候还上过杂志。

“当时新西兰只有大约4.5万华人移民,他们从奥克兰各地来多美路卖豆腐。后来为了购物方便,我们开始售卖杂货、酱油、鸡蛋之类的东西。”他说。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移民来到新西兰发展,有的找不到工作,于是就开起了餐馆、茶楼、外卖店等。餐馆也照顾了我们的豆腐生意。”他说。

Hoy Fong指出,以前多美路租金便宜,靠近市区、高速公路,所以吸引很多华人移民来这里发展。

“由于这片区域历史悠久,更新换代,有些老的房主去世或者搬家,这里空出很多出租房,后来许多到CBD上学的学生来这里租房。

“多美路的餐饮业发展,也主要靠学生们的支持。”他说。

03.

“洋人来吃中餐

就代表餐馆做得不正宗”?

Flavour House是多美路上历史最悠久的餐馆之一。

老板是名华人,曾在日本留学后来到新西兰创业。

“我看了一本杂志,从杂志上感受到了新西兰的美好,后来就到这里创业,在一位华人朋友的帮助下,开启了这家餐馆。”

新西兰华人最熟悉的一条美食街,现在已经“变味”了...(组图) - 6

图 | The Spinoff记者Eda Tang摄

Flavour House的老板Johnny Huang表示,在多美路上经营餐馆多年,随着时间推移,有些华人认为他的中餐做得不地道。

“因为中餐在新西兰越来越受欢迎,需要本地人也来光顾,看到外国面孔后就会有华人认为中餐不正宗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保留了北方菜系的风味,还有传统主食。

“有些菜系卖得并不好,但我还是保留了下来。当我看到有新西兰Kiwi点东北酸菜、土豆丝、豆腐皮等菜系的时候,我感觉惊讶又高兴——中国文化输出。”Huang说。

Huang指出,几十年前多美路的租金很便宜,交通也很便利。

“在市区工作的人来这里吃午饭,晚上也是热热闹闹....开业那天不像现在,很安静。现在9点10点钟就没人了。主要的顾客是留学生。”

04.

时过境迁

现在已有人“改行”

除了餐饮以外,中医诊所在多美路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Do's Clinic(窦氏诊所)1991年开业,许多奥克兰华人光顾。

在诊所里,大家用广东话和普通话互相寒暄。

新西兰本地媒体记者在诊所里采访时遇到一位顾客——Alex Butt。

新西兰华人最熟悉的一条美食街,现在已经“变味”了...(组图) - 7

图 | The Spinoff记者Eda Tang摄

Butt当时正在诊所取药。他也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Butt曾是多美路一家港式甜品店的老板。

他说,他现在已经不干餐饮业了。

“现在休息了,以后可能会回归这个行业,但不会选择在多美路上开店了。因为这里的竞争太激烈了,现在的租金太高。

“在多美路做生意,必须有固定客源,而且要不断创新。”

Butt看着窗外,指着一家茶叶店。

“这样的店太多了,竞争太激烈了。”

目光回到窦氏诊所。

据报道,窦氏诊所是多美路唯一一家中医诊所,许多顾客在这里看病已有30年。

以此可见,多美路的种族文化多样性得到华人和非华人社区的认可。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多美路61%的商家为华人所有,60%的交易为食品交易。

05.

亚洲移民推动

地方经济发展

Dominion Road又称多美路,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它最初是一条连接奥克兰市中心和南部郊区的重要交通路线。

这一趋势在奥克兰的Dominion Road等地区尤为显著,亚洲餐饮和商店开始兴起。

新西兰华人最熟悉的一条美食街,现在已经“变味”了...(组图) - 8

图 | The Spinoff记者Eda Tang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新西兰的移民结构发生变化,亚洲移民逐渐变成了新西兰和奥克兰移民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

现在的多美路已经成为地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美食圣地。

新西兰华人最熟悉的一条美食街,现在已经“变味”了...(组图) - 9

图 | The Spinoff记者Eda Tang摄

对于移民新西兰的华人,以及早期在多美路上做生意的华人来说,这条街承载着他们的梦想与回忆。

关键词: 华人美食街中餐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随遇而安的人 2天前 回复
还是要把中国满汉全席骆驼里面放牛放猪,放羊,放鸭放鸽子放蛋?中国汉人实际上都被清朝满族人统治后,都是满人文化?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