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8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213

加沙战争一周年:以色列的疯狂是对美国信用的毁灭性打击(组图)

2024-10-08 来源: 香港01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香港01,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近日在以色列的空隙中丧生,前不久黎巴嫩发声3000多起通讯设备爆炸事件,其后以色列一直对黎巴嫩全国多地展开密集轰炸,并开始了地面入侵,重创了黎巴嫩真主党高、中领导层。今年7月末哈马斯领袖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被以色列暗杀。今年4月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馆舍遭到以色列袭击导致包括伊朗革命卫队下属的「圣城旅」六名成员和一名高级指挥官在内的13人死亡。去年10月以来加沙战争导致4万多人死亡。

加沙战争一周年:以色列的疯狂是对美国信用的毁灭性打击(组图) - 1

一年来,以色列展现了强大的战争能力。从战争的视角看,以色列是成功的,重创了伊朗支持的代理人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也成功威慑了伊朗。伊朗近日虽然被迫第二次向以色列本土发动数以百计的导弹报复,但打完一轮之后竟马上宣布行动结束,明显没有升级的意志。

但作为以色列的盟友,美国无法享受这种胜利。以色列的疯狂是对美国信用的毁灭性打击。

去年10月以色列遭到哈马斯袭击后,以色列随即展开报复。刚开始的报复,美国是支持的。美国认为以色列有自卫权。国际社会也深知以色列会开展一定程度的报复。但伴随着战事的推进,人们发现以色列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面对数万人丧生,人道主义危机严峻,国际社会一片沸腾的局面,美国的态度逐步发生了变化。

加沙战争一周年:以色列的疯狂是对美国信用的毁灭性打击(组图) - 2

图为2024年9月29日,黎巴嫩真主党(Hezbollah)领导人纳斯鲁拉(Sayyed Hassan Nasrallah)日前遭以军空袭死亡后,土耳其民众在伊斯坦堡的以色列领事馆附近示威。(Reuters)

对联合国的决议草案,美国一开始反对决议案里出现「停火」字样,行使否决权,否决其他国家提出,的决议,后来美国同意联合国决议案里边可以有「临时停火」,今年6月美国则提出了含有永远可持续停火字眼的决议,亮明了战争必须尽快终结的态度。

而如今数月过去了,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停火协议谈判还在拉锯。在9月下旬这次谈判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边私下同意计划,另一边又公开拒绝停火倡议,令美国和法国感到失望和惊讶。以色列同哈马斯黎巴嫩的战争没有按照美国的剧本停不下来。

如果说以色列在过去一年里收获了胜利,那美国则感受到的却是对约束以色列的力不从心。美国无法有效影响以色列,无法让以色列跟随美国的指令行事。以色列展现了超脱美国之外的行事逻辑。美国为以色列提供了军事支持,但是以色列却没有照顾美国的利益,任意妄为。

如果不能影响以色列,美国凭什么在中东立足?如果美国无法发挥效能,中东相关国家必须要准备单独应对以色列的备选方案。过去一年多,美国对以色列失控,损害的是美国的国家威望。

加沙战争一周年:以色列的疯狂是对美国信用的毁灭性打击(组图) - 3

图为2024年9月29日,以色列空袭黎巴嫩南部村庄后,浓烟窜上半空。 (Reuters)

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遇袭身亡后,五角大楼的回应是美国没有参与、也没有事先接到以军27日袭击贝鲁特真主党总部的警告。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遇刺身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方事先不知道此事,也没有涉入其中,并重申加沙停火的重要性。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遭以色列袭击,造成包括高级将领在内的7名成员死亡。 美方罕见「直接」联系伊朗称,其没有参与以色列此次袭击,事先也不知情。

撇清同具体事件的联系不代表美国在这些事件中没有责任。美国是以色列的最大支持者。美国的军事保护伞是以色列的护身符。只负责保护以色列,不负责任约束以色列,这是美国的霸权逻辑。以色列的无底线事实上得到了美国的包庇和默许。不只消耗了以色列的国家道德,也将美国拖下了无底线的深渊。

而即便有国际社会的道德压力,有国内学生的示威舆论压力,有来自盟友的政治压力,这些都不足以让拜登政府下定决心在阻止以色列上有霹雳手段。拜登退出总统选举后,美国政府约束以色列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进一步降低了。不发生重大的让美国付出代价的事件,很难成为驱动美国调整美以关系的契机。在现行的美国制度下,美国和以色列几十年的盟友关系无法短时间内改变和调整,美国两党都无法有效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约束以色列,美国的中东政策不过是在作茧自缚的道路上一路狂飙而已。

以往人们认为即便美国从中东战略撤退也同样是中东的强大存在,现在看来,美国除了确保自己不卷入战争,几乎无所作为。美国比人们想象中更加速远离了中东。

本文转载自香港01,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