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8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136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2024-10-16 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两只胖乎乎的大熊猫——一雄一雌——将于本周从中国抵达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他们最终会产下幼崽。

像这样的交流帮助大熊猫成为全球动物保护的代言者。

大熊猫计划是为了拯救一个受人喜爱的濒危物种。动物园每年为一对大熊猫支付的费用可达110万美元,这笔钱可以帮助中国来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通过人工繁殖,动物园将有助于改善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有朝一日,中国会把大熊猫都放归野外。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1

2024年8月14日,星期三,游客们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一只熊猫拍照。 Andrea Verdell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但《纽约时报》基于对1万多页文件进行的调查发现,项目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且常以失败告终,而中国官方和美国动物园对此进行了粉饰。这些记录、照片和视频——其中许多来自史密森尼学会档案馆——提供了该计划详尽、真实的历史。

它们表明,从一开始,动物园就把大熊猫幼崽视为吸引游客、提高声望和销售商品的途径。

在这一点上,它们取得了成功。

时报发现,如今,被中国带离野外的大熊猫数量超过了放归的数量。在美国或欧洲动物园出生的幼崽及其后代从未被放归。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仍然是一个谜,因为中国政府的统计被广泛视为有缺陷和政治化的。

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大熊猫受到了伤害。

由于圈养大熊猫在交配方面出了名地反复无常,科学家们转向了人工繁殖。记录显示,这已导致至少一只大熊猫死亡,一只大熊猫的直肠被烧伤,还有一些大熊猫呕吐和受伤。一些动物在进行痛苦的手术时部分处于清醒状态。中国的一些大熊猫在时而清醒时而不清醒的状态下,五天内遭到多达六次的麻醉和授精,这远远超过了专家建议的频率。

专家表示,美国动物园的繁殖在改善遗传多样性方面收效甚微,因为中国通常会送出那些基因已经在种群中得到充分体现的动物。

然而,美国动物园对大熊猫趋之若鹜,中国也踊跃地提供。动物园得到关注和客流。记录显示,中国的繁殖者每繁殖一只幼崽都能获得现金奖励。在世纪之交,有126只大熊猫被圈养。如今有700多只。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2

2022年,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熊猫饲养员抱着幼崽。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卡蒂·洛夫勒是一名在该项目实施早期曾在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工作的兽医。“我记得我站在那儿,蝉在竹林里尖叫,”她说。“我意识到,哦,天哪,我在这里的工作就是把大熊猫的福祉和保护转化为经济利益。”

洛夫勒曾作为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学者在成都待过一段时间。她说,那里的科学家过度而草率地使用麻醉。她说,有一次,她不顾规程,跳到检查台上,抱起一只正在麻醉的动物。

在孟菲斯动物园任保育主任至2017年的金伯利·特雷尔说,“始终有一种压力和暗示,就是幼崽能生钱。”她指出,尽管有管理员担心不太可能成功,园方仍坚持每年对年迈的雌性大熊猫进行人工授精。这从未成功过。

“那些每天和这些动物一起工作的人,最了解它们的人,非常反对这些手术,”她说。该动物园表示,其繁殖工作遵循了联邦指导方针。(特雷尔现在是路易斯安那杜兰大学的一名科学家,她在2018年就一起与本文所涉内容无关的性别歧视诉讼与该动物园达成了和解。)

《纽约时报》从史密森尼档案馆收集了关键文件和视听材料,并通过公开记录请求获得了补充材料。这些资料跨越了40年,包括医疗记录、科学家的实地记录、照片和视频,为大熊猫的繁殖过程、副作用和饲养条件提供了重要证据。

它们表明,虽然最有危险的技术出现在人工繁殖计划刚起步的时候,但这种积极的繁殖做法在国家动物园和其他机构已持续了多年。2010年,日本的一只大熊猫在采精过程中死亡。中国的繁育研究中心曾为了让雌性大熊猫能再次发情,将幼崽与母兽分开,直到近年才有所改变。

大熊猫已在今年夏天来到圣地亚哥,很可能还会有大熊猫明年年初来旧金山。印度尼西亚闷热的野生动物园里有大熊猫,卡塔尔一个带空调的圆顶建筑里也有大熊猫。在中国,圈养的大熊猫如此之多,以至于国内正在建造几个新的旅游景点。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3

2022年,一只中国大熊猫在卡塔尔豪尔市的熊猫公园。熊猫喜欢凉爽的气候,所以这两只熊猫——苏海尔和索拉雅——生活在一个有空调的圆顶建筑里。 Denour/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大熊猫数量的激增在动物园工作人员和科学家中引发了争议,在没有真正放归野外的希望时让动物进行频繁的繁殖,这种做法是否合乎伦理?但这种讨论大多在私下进行,因为研究人员和动物园饲养员说,公开批评人工繁殖计划可能会给他们在该领域的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兽医学总是存在风险的,尤其对象是野生动物时。当动物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人工干预的好处大于风险。当一个物种濒临灭绝时,动物保护者有时会为拯救物种做出最后的努力。

但在熊猫的问题上,动物园的管理者们只是为了生出更多幼崽一次又一次冒险,同时向公众隐瞒最残酷的细节。

处于本文风口浪尖的是史密森尼学会旗下的国家动物园。自从尼克松总统1972年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用一对麝牛换来两只大熊猫后,大熊猫一直是国家动物园形象的一部分。

但记录显示,史密森尼学会忽视了人工繁殖大熊猫的现实,有时还是与中国宣传机构合作的情况下这样做的。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4

8月在圣地亚哥动物园,雌性大熊猫鑫宝在媒体预展期间。 Ariana Drehsl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美国的动物园称,对大熊猫的养护与繁育已扩大了人们对这个物种科学上的了解。“关键干预,包括保育繁殖在内的举措,对大熊猫的生存十分必要,”圣地亚哥动物园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得到西方资金和关注的同时,中国扩大了大熊猫保护区,并制定了更严格的伐木规定。

国家动物园的发言人安娜丽莎·迈耶承认,将大熊猫重新放归野外的努力“仍在进行中”,并表示计划的成败不能用放归动物的数量来衡量。她说,动物园饲养大熊猫是为“确保避免灭绝”,动物安全是首要问题。

史密森尼保育生物学家梅丽莎·松厄说,在动物园里饲养大熊猫还表明,全世界的人们都热爱并希望保护这一物种。

圈养的大熊猫难以自然繁殖。雌性大熊猫一年可受孕的时间最多只有三天。而雄性大熊猫则可能具有攻击性,或者生育能力低下。

但人工繁殖计划最有讽刺意味的一个方面是,拯救大熊猫的努力可能会让它们变得更难繁殖。

记录显示,动物园早就知道,圈养大熊猫会降低它们交配的可能性。国家动物园在一份早期的研究计划书中写道,动物园里的大熊猫通常“不再有正常的行为,导致繁殖失败”。

位于英格兰西北部的中央兰开夏大学的兽医学家希瑟·培根说,“他们的繁殖方式是由我们决定的。他们不想繁殖,我们就强迫他们繁殖,”她是为动物园提供咨询的熊类养护组织(Bear Care Group)的主任。“而这样做的理由总是所谓的保护。真的是这样吗?”

“因为我们在做的无非就是生产更多大熊猫,“她还说,“让他们在圈养下生活,一遍又一遍经历同样的东西。”

“精子队”

熊猫项目本应解决虐待问题。

中国曾在20世纪80年代将大熊猫送到外国动物园短住,他们在那里骑自行车、推婴儿车,像是在狂欢节上做杂耍表演。这些大熊猫中许多是从野外捕捉的。直到有人提起诉讼后,美国监管部门才介入。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5

1987年,一只大熊猫在圣地亚哥动物园表演平衡动作。现代熊猫租借项目旨在防止熊猫受到这种待遇。 Don Kohlbauer/San Diego Union Tribune, via Associated Press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6

1987年在圣地亚哥表演的熊猫巴斯,2015年她在中国福州的熊猫研究中心度过了35岁生日。她在美国逗留的六个月期间吸引了大约250万游客。 Feature China/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经过多年谈判,美国动物园和中国政府达成了协议,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于1998年颁布了一项政策。动物园可以租借大熊猫,租期为十年,租金用于保护大熊猫。

美中科学家还同意一起研究大熊猫的繁育。圈养的大熊猫种群已表现出近亲繁殖的迹象。人工授精的努力已遭遇挫折。

因此,来自美国国家动物园、圣地亚哥动物园和其他机构的科学家们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来到了中国的四川省。档案照片和记录揭示的旅行细节很少被公开讨论过,但这些旅行为世界各地的人工繁殖项目打下了基础。

研究人员用麻醉枪将大熊猫麻醉,然后将他们放在担架或木板上。科学家们在简陋的水泥房间里裹得严严实实,将通电的探针插入雄性大熊猫的直肠,以便收集他们的精液。

研究人员称自己为“精子队”。

这个被称为电击射精的技术通常用在圈养繁殖中。但科学家们给一些动物注射了纯氯胺酮,这是一种强效镇静剂,兽医们通常将其与其他药物结合起来使用。单独使用氯胺酮会使动物产生焦虑和疼痛感,而且处于半清醒状态,正如国家动物园的一名兽医在当时的一次介绍中承认的那样。

有些大熊猫处于“轻度”麻醉状态(意思是麻醉不充分),有明显的挣扎。

“动物在整个过程中处于轻度状态,”国家动物园的科学家乔盖尔·霍华德在1999年一次旅行期间的日记中写道。“有一次差点从操作台上掉下来(这次只用了氯胺酮,而不是氯胺酮和甲苯噻嗪)。”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7

1999年,北京,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熊猫正在接受麻醉。麻醉枪投药在兽医学中并不罕见,但人工繁殖过程中,这一部分很少被看到或被讨论。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Archives

“精液样本很棒,精子数量高,”她补充写道。

霍华德写道,在一次采集过程中,中国科学家将电压提高了四倍,达到了不安全的12伏。

“我们离开后,他们对雄性大熊猫‘屏屏’使用了危险的高电压和太多次的刺激,”她写道。“该雄性后来大便带血且稀软,好几个月没有食欲。”

专家说,电击射精应该谨慎使用,而且要用最低的电压。“电击射精能给动物造成相当大的伤害,”柏林莱布尼茨动物园和野生动物研究所的动物人工授精专家托马斯·希尔德布兰特说。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目前拥有全球三分之一的圈养大熊猫,该基地否认曾使用过过高的电压或以其他方式伤害动物。该中心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并没有任何一只大熊猫在手术过程中因使用氯胺酮而出现健康受损或死亡的情况。”

希尔德布兰特表示,人工授精应该在确定了雌性最易受孕的时刻后,每个周期只进行一次。

但中国的科学家们反复对雌性大熊猫进行人工授精。他们在一项实验中,反复对七只雌性进行授精,仅用了氯胺酮镇静剂,在五天时间里对每只大熊猫最多进行了六次授精,意味着这些大熊猫们频繁地经历麻醉状态。

史密森尼档案室的记录显示,美国科学家在检查过程中意外伤害了一只大熊猫的子宫。照片显示接受人工受精的熊猫出现呕吐。“麻醉困难,”科学家在记录中国西部卧龙繁育中心一只名叫“雷雷”的雌性大熊猫的受精过程时写道。“干呕、呕吐。禁食不充分——食物和水。过程中断。”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8

2000年2月在中国,一只熊猫在进行医疗操作期间处于苏醒状态。尚不清楚这张照片中的熊猫的状况,但这一时期的记录显示,动物在可能十分痛苦的人工繁殖过程中是部分清醒的。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Archives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9

1999年3月,一只熊猫从麻醉中醒来,当时美国和中国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熊猫繁殖的开创性研究。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Archives

许多那个时代的科学家已经退休或过世,国家动物园表示,动物园没有中国的大熊猫受伤的记录。该动物园称,总的来说,科学家那时对大熊猫繁殖的了解有限。发言人迈耶表示,这项研究的早期阶段为改善大熊猫照料做出了贡献,带来了一个“大熊猫生育高峰”。

笔记清楚地显示,科学家们无意伤害这些动物。他们认为自己是在拯救这个物种。在动物保护工作中,物种的安康往往高于个体动物的福祉。

霍华德后来成了一名动物保护英雄,成都的一座博物馆现在还在纪念她。

但这些科学家们发动了一场疯狂的熊猫繁殖运动,它一直持续到今天。

对人工繁殖的奖励

过去20多年,每只大熊猫幼崽成功繁育并且存活六个月以上,中国动物园协会就会向繁育中心或动物园发放一万元的奖金。被认为在大熊猫人工繁殖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最高可获得5万元的奖励。

成都基地去年的预算中包括大熊猫受孕和产崽目标。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10

9月,四川省都江堰熊猫基地,一只熊猫妈妈和她一岁大的宝宝在围栏内走动。 The New York Times

这是对尽快繁殖动物的激励。

2017年,当时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学者龙缘之为撰写博士论文访问了中国的三个大熊猫繁育基地。三个基地对每只选来配种的大熊猫都进行多次的电击射精或人工受精,龙缘之说。她现在是台湾动物与人学会的理事。

健康物种的基因有各种多样性,这让物种在发生疾病或栖息地变化时更容易适应。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科学家们帮助制定了应该用什么大熊猫进行人工繁殖的详细建议的原因。

记录显示,这些建议经常被忽视。中国的繁殖基地反而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容易成功繁殖的动物身上。

繁育基地还过早地将幼崽与母兽分开。

在野外,幼崽往往与母亲在一起18个月至两年。在这段时间里,雌性大熊猫不太可能再次发情。为了让雌性大熊猫恢复受孕能力,动物园管理员不得不提前将幼崽带走。

“有时候熊猫妈妈根本没有闲的时候,”一名曾从事大熊猫人工繁殖的中国饲养员说,因为担心遭到报复,他要求不具名。“就是年年在生。”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11

9月,游客排队进入北京动物园内的熊猫馆。 The New York Times

2000年代中期,幼崽出生后不久就被转移到育婴室。后来,许多幼崽被安置在“干妈”身边——本质上是大熊猫的奶妈。

大熊猫一次产下一只或两只幼崽。观看网络摄像头录像的中国大熊猫爱好者在2017年记录了成都中心的一只雌性大熊猫照顾六只幼崽的场景。

该中心美国行为研究员詹姆斯·阿亚拉表示,中心尽可能让幼崽与母亲在一起。他说,只有当母亲拒绝幼崽时,才会使用干妈。“现在我们知道让他们和妈妈在一起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他说。

人工繁育专家希尔德布兰特表示,他曾与该中心合作过,而且相关操作正在改善。

上个月,《纽约时报》一名记者前往成都。该中心允许阿亚拉发言,但拒绝让管理人员、科学家或大熊猫饲养员在场。

在采访过程中,繁殖中心和当地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次打断,表示一些话题是禁区。其中包括人工授精和与美国动物园的合作。

在近期一篇题为《耸人听闻的“电击“大熊猫,是真的吗?》的文章中,该动物园表示人工授精是无害的。

别赚钱

中国大熊猫在达到一定年龄后就可以成对出租出去。

根据租借项目的相关政策,动物园不得利用大熊猫牟利。

但记录显示,即使在制定计划细节时,钱也是讨论的中心。

1993年,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动物园代表齐聚美国国家动物园会商策略。

那次会议的记录虽然错字连篇,但却表明动物园的管理者们并不满足于仅仅展示一种珍稀物种。他们想要幼崽,将协议称为“繁殖租借”。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12

美国国家动物园提供的一段视频显示分娩后的美香,视频拍摄于2020年。 Smithsonian National Zoo, via Associated Press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13

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提供的一张照片显示,2015年出生的两只新生大熊猫中的第二只正由华盛顿的动物园熊猫团队成员照顾。 Smithsonian’s National Zoo, via Getty Images

国家动物园的一位科学家在会上说,“老年雄性无法像一对繁殖期的雌性和雄性那样带来那么多收入。”

有些与会者承认,将大熊猫运往世界各地对保护它们几乎没有帮助:“如果我们真的想保护大熊猫,那么我们就会在原生地(的野外)保护他们,而不是把他们运走,”记录写道。

如今,美国的动物园必须向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提交与大熊猫相关的收入审计,以证明它们没有盈利。大熊猫的成本很高。除了付给中国租金,动物园还必须建造复杂的围栏,并购买成吨的竹子。

但大熊猫吸引了大量的捐赠者。

1999年,在最后一只大熊猫到来之前,国家动物园发起了一项1300万美元的筹款活动,其中1050万美元用于它所称的“教育中心”。

那个时期的一份内部文件建议员工回避一名记者关于该项目计划中的礼品店、餐厅、特别活动区和筹款办公室的问题。那座建筑是动物园“对地球野生动物未来的投资”,文件写道。“这就是我们想要建造教育设施的原因!”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14

今年5月,在宣布中国将于今年秋天向美国运送两只熊猫幼崽后,国家动物园搭建了一个熊猫家谱。 Ken Cedeno/Reuters

这家非营利性的动物园不收门票。但文件显示,它将大熊猫视为“与当地企业形成强有力合作”的一种方式。

该动物园与富士胶片(Fujifilm)和动物星球(Animal Planet)达成了大熊猫赞助协议,与当地酒店合作推出了包括动物园捐赠在内的套餐,并为礼品店采购了大熊猫鼠标垫、高尔夫球和玻璃杯。

大熊猫美香和添添抵达后的几个月内就有100万游客来到这里。

但大熊猫们却面临困难。

科学家一致观察到了大熊猫的“刻板行为”,也就是在圈养环境下的行为规癖。圣地亚哥动物园的科学家对世界各地的47只圈养大熊猫进行的一项未发表研究发现,至少三分之一的大熊猫存在“踱步、甩头、后足站立旋转和规癖性的兽笼攀爬”。

中国早年的条件可能导致情况愈发恶化。一位圣地亚哥科学家在写给一位国家动物园大熊猫管理员的信中说,大熊猫时常会有他称为“囚禁期”导致的问题,也就是“居住在明显不达标的环境里”。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15

美香和添添2000年在四川第一次见面。这张罕见的照片让我们得以深入了解被一位圣地亚哥动物园科学家称为“囚室”的中国大熊猫圈养条件。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Archives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16

2000年,大熊猫美香被从位于四川卧龙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带出,准备运往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 Reuters

对美香和添添来说,天气是一个挑战。大熊猫喜欢凉爽的山区气候,而到了2001年4月,他们已经在华盛顿的酷暑中变得无精打采。

病例上不断出现“气促”这个词。园方采用了冰块、喷水和空调。动物园发言人说,园方遵循了有关温度和天气的指南。

一位管理员说,美香在一次不开放巡展期间被过量喂食,导致排便失常。当动物园为庆祝她接待了第一百万名游客而举办派对时,她全程都在睡觉。

艰难的繁殖

美香和添添并不是一对合适的配偶。

“添添粗暴攻击了美香,”一位兽医在2002年一次早期交配后写道。此后的交配尝试都未能成功。

于是工作人员介入了。美香在接受一轮人工授精后于2005年产下幼崽。

在那之后,受孕变得难以捉摸起来。科学家们开始在美香短暂的繁育窗口期内加入多项手术。

根据联邦政策,动物园不能仅仅出于获得幼崽的目的进行大熊猫繁育。那个时期的动物园记录显示,工作人员不断被提醒,繁育是出于科学目的,不是为了生崽。

管理者对相关努力进行了跟踪记录。

“不幸的是,美香已经连续四年无法受孕,”园长在2010年给动物园顾问委员会的报告中说。

接下来一年格外困难。美香在第一次人工授精后出现呕吐。约24小时后,工作人员就着手对她进行第二次麻醉,药物未能充分施放。美香那天被扎了四针,导致后来的康复过程十分艰难。

国家动物园发言人迈耶说,繁育过程得到了密切监控,并遵守了相关规定。

2011年,园方宣布如果美香明年仍无法产崽,就将被送回中国。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17

2005年8月1日,在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三周大的大熊猫幼崽和妈妈美香正在打盹。 Reuters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18

2021年,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熊猫宝宝小奇迹和妈妈美香一起庆祝他的第一个生日。 Agnes Bun/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美香最终在经过至少21次人工授精后产下了四只存活的幼崽。有关详情甚少为公众所知,史密森尼方面在收到一项公开记录要求后拒绝公布部分信息。

多年后的2022年,史密森尼频道与一家隶属于中国宣传部门的公司合作,制作了关于她的最后一只幼崽的影片《大熊猫小奇迹》(The Miracle Panda)。片中介绍人工繁育是一种快捷、有效且侵入性极低的手段。

动物园发言人说,要想得到在中国拍摄的资格,摄制方需要与特定的制作公司合作。史密森尼对影片的“科学准确性”进行了审核,她说。

每一次产崽,几乎总是能立刻带来一大笔钱。

“周边产品的总销量有大幅增长,”动物园的筹款合作伙伴在2006年的一份文件中写道。

“给许多动物园运转、研究、教育项目提供了资金,”一位动物园雇员在笔记本上写道。

访客数量直线上升,到了2010年,记录显示,销量排在前10的周边中,有九种产品与大熊猫有关。

专家称,中国通常把最有遗传价值的动物留在国内。有一处记录显示,添添和美香作为配偶得到了“最低评分”。

园方称他们的幼崽身体健康,且极具遗传价值。他们属于中国的“繁育项目的一部分”,主持多项人工授精操作的史密森尼繁殖专家皮埃尔·康米佐里说。“因此这是极为重要的。”

不过,有一处记录显示,专家曾讨论用私人飞机空运圣地亚哥一只大熊猫的精液,因为那只大熊猫的基因“适配性好得多”。

“科学上讲,这些动物对种群的意义不大,”哥本哈根动物园动物学主任马兹·弗罗斯特·伯特尔森在谈及送往海外的大熊猫时说。他的动物园有大熊猫,但是没有使用人工授精。“现在去做这事,只能是出于财务的原因。如果我们有幼崽,我们的收入会增加。”

野外大熊猫

对大熊猫项目的一大期待是,有朝一日这些圈养动物能放归野外生活,就像诺亚方舟上的那些生物。

成功放归的大熊猫有10只,这是中国国家林草局大肆宣传的数字。但《纽约时报》在分析新闻报道后发现,在此过程中死亡的大熊猫几乎也有这么多。其中两只死于野外袭击或感染,至少还有六只在准备放归期间死亡。

《纽约时报》发现,自1995年以来,从野外移走的大熊猫数量多于放归的大熊猫数量。林草局员工表示,他们将受伤或被遗弃的大熊猫带回圈养。但记录显示,一旦被圈养,许多大熊猫就会被加入繁殖计划。

《纽约时报》统计,有十多只野生大熊猫终生被圈养,还有十多只至今仍在基地。2018年,中国试图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新捕获的动物在康复后必须放生。

林草局没有回答一系列问题,但表示《纽约时报》“歪曲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管理的实际情况”。该机构没有回应进一步说明的请求。

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外的大熊猫从未被放归野外。他们在国外产下的后代也没有。

美香的第一只幼崽于2010年被送往中国,当时国家动物园有一个迫切的疑问。“美香和添添回去后会是什么情况,”一份部门文件记录的通信中说。

“他们会被送到哪里,会怎么对他们?”这份通信中写道,“亟待解答。”

熊猫工厂:揭秘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组图) - 19

2023年,弗吉尼亚州杜勒斯的杜勒斯国际机场,一个装着大熊猫美香的箱子。她现在被圈养在中国。 Jim Watson/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他们的问题在去年得到了回答,两只大熊猫和他们的后代“小奇迹”一起回到了中国。

父母将被送往四川一座大熊猫中心的“退休”区。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后,开始出现有关他们的待遇的传闻。

大熊猫中心向粉丝们保证,他们过得很好。

“网络上关于熊猫中心藏匿、虐待三只大熊猫的言论严重失实,”中心5月在微博上说。“严守真相,拒绝谣言,尊重事实,明辨黑白!”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