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5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201

美国大选:为何“十月惊奇”不见了?全在内塔尼亚胡的一念之差(组图)

1个月前 来源: 香港01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11月5日的美国大选投票日距今不足一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又译哈里斯)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特朗普)依然不相伯仲,各式民调差距都在误差范围之内。人们自9月中以来就一直期待投日票前会否出现所谓的「十月惊奇」(October Surprise),一下冲破两人选情的长期胶着。

美国大选:为何“十月惊奇”不见了?全在内塔尼亚胡的一念之差(组图) - 1

说时迟,那时快,10月已经过去,大约6,000万选民亦已经提前投票,特、贺两人都先后举行了象征竞选尾声的大型集会。我们很难继续期待11月5日前的数天会出现「迟到」的「十月惊奇」。

今年10月前后,美国国内外乱局频生,像《金融时报》首席外交事务评论员Gideon Rachman等分析人士都点出以色列与周边地区/国家的冲突--特别是其与伊朗的「隔空交火」--正是的本年「十月惊奇」,对特朗普选情有利。

10月1日伊朗对以色列的大规模导弹袭击,罕有地局部冲破以色列严密防空体系,似乎证实了他们的观点:一时之间,以色列政坛对于伊朗「喊打喊杀」,核设施、石油出口经济命脉,甚至是伊朗最高领导层的人命,也成为了以方考虑中的袭击对象。中东大战一触即发,当然有可能一下子扭转美国大选局面。

战争「雷声颇大」,但到10月26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终于选择了以「雨点甚小」的攻击却为各方期待多时的「十月惊奇」带来扫兴的结局。

美国大选:为何“十月惊奇”不见了?全在内塔尼亚胡的一念之差(组图) - 2

2024年9月27日,美国纽约,图为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Reuters)

「十月惊奇」一词源于1980年美国总统大选。当时美国政治的外交背景跟今天一样也围绕着中东局势。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激进宗教份子闯入德黑兰美国大使馆,挟持52名美国人质。时任民主党籍总统卡特(Jimmy Carter) 营救人质失败后,使他的执政声望大跌。

在大选周期之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列根(Ronald Reagan)竞选经理凯西(William Casey)曾公开警告说,卡特可能正计划在10月与伊朗协商释放人质,从而翻转选情,并将此形容 「十月惊奇」。

然而,当年的「十月惊奇」没有发生,列根最后击败了卡特。伊朗更在列根宣誓就职后立即释放人质,一度在美国引起他与伊朗秘密协调的争议。

美国大选:为何“十月惊奇”不见了?全在内塔尼亚胡的一念之差(组图) - 3

1979年,伊朗激进宗教份子闯入德黑兰美国大使馆,挟持52名美国人质。时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列根(Ronald Reagan)竞选经理公开警告,对手卡特(Jimmy Carter)可能正计划在10月与伊朗协商释放人质,从而翻转选情,并将此形容 「十月惊奇」。图为列根。(Getty)

自此,「十月惊奇」成为每届大选焦点,民众、媒体都会热烈讨论,猜测该年10月会否发生重大突发政治事件,像2016年选前几天联邦调查局(FBI)重启对希拉里(Hillary Clinton)的电邮门调查一般。由于2024年的总统选情比近几届选举都要紧凑,竞猜「十月惊奇」的现象就变得更为突出。

竞猜「十月惊奇」

第一个被认为可能成为「十月惊奇」的事件于10月第一天就爆发,美国东岸及墨西哥湾港口工人当日发起大规模罢工。当时分析师认为,此举将中断全国约一半海运,使美国每天损失50亿美元(约390亿港元)。其后更有制造商和零售商敦促总统拜登(Joe Biden)行使《塔夫脱-哈特利法》(Taft-Hartley Act),以危及国家安全为由暂停工人罢工80天。

可以想像到,倘若稍为好转的经济再受冲击,或者总统「高压」介入罢工,都会对民主党阵营选情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不过,随着劳资达成协议,罢工仅维持3天已在无争议下结束。

美国大选:为何“十月惊奇”不见了?全在内塔尼亚胡的一念之差(组图) - 4

2024年10月1日,国际码头工人协会 (International Longshoremen's Association,ILA) 的工人会员参与在美国弗吉尼亚州(Virgina)朴茨茅夫(Portsmouth)举行的罢工行动。(Reuters)

第二个被认为有潜质成为「十月惊奇」的事件,是早于9月底开始并持续到10月初的连环风灾。9月底飓风海伦妮(Helene)先登陆佛州,其后重创关键摇摆州北卡罗来纳及佐治亚;接着飓风米尔顿(Milton)10月初再吹袭美国。

如此严重的灾情,随即令人联想到风灾会令灾区投票率大跌,而恰巧多个摇摆州都是重灾区;另一方面,若处理灾情不当,贺锦丽和特朗普皆可能步前总统小布殊(George W. Bush)的后尘。飓风卡特里娜(Katrina)2005年吹袭美国时,他就曾因应对天灾不力导致其民望大挫。特朗普阵营甚至推出「政府将钱都花在非法移民而再无资源救灾」之类的连串阴谋论来炒作风灾。

然而《纽约时报》截至10月底的民调显示,2人在摇罢州的支持率几乎打成平手,风灾似乎未有对某一方造成重大影响;灾情也没有浇熄选民参与选举的热情,在北卡罗来纳州及佐治亚的提早投票中,选民皆表现涌跃。

美国大选:为何“十月惊奇”不见了?全在内塔尼亚胡的一念之差(组图) - 5

图为2024年10月17日,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Asheville),当地居民在飓风海伦妮造成的杂物附近排队,等待进入提前投票现场。(Reuters)

除此之外,也有人猜想特朗普与贺锦丽10月再来一场辩论,又或者特朗普第三度遇刺,皆有机会成为「十月惊奇」。

可惜,相关想法刚萌芽已遭急速的事态发展所摧毁。特朗普10月9日排除了与贺锦丽举行第二次辩论的可能;他再遇刺的可能性亦随着其减少非不必要活动以及保安增强而降底。

随着10月转眼间已进入尾声,众多潜在「十月惊奇」都相继落榜,余下的就只有以色列局势。

以色列凭什么影响美国选情?

虽然加沙战争已持续一年,早成为国际政治日常,不过以色列在美国大选前不足两个月突然升级对黎巴嫩真主党的攻击,甚至杀死了其在任32年的领袖纳斯鲁拉(Hassan Nasrallah),迫使伊朗在10月1日不得不为其出头以高量弹道导弹报复以色列,中东大战似有一触即发之势,以色列如何回击伊朗尤其让人关注。因此在以色列决定报复伊朗前,原来的「国际政治日常」就变成了「十月惊奇」的大热。

回顾码头罢工、风灾等事件,美国政府以及本地政治人物或多或少都能控制事态的发展。讽刺的是,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在以巴冲突上却无力控制以色列的行动。以色列则惯常独行独断,往往把事态推向不可控、始料不及的局面。

从美国此前对以色列逐步升级冲突的反应可见,美方在危机中拒绝支持以色列的可能性很小,尤其是距离大选愈来愈近,这种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有鉴于此 ,内塔尼亚胡明白美国的支持根本是一张外交「空白支票」(Blank Cheque),即使违反美方的意愿也没有风险,导致以巴冲突的发展近乎由以方所牵动。因此,人们当时担心以色列会在美国大选前,做出包括攻击伊朗核、石油设施等激进行动,送来一份不受美国政府控制的「十月惊奇」大礼。

相较于世界第一强国也管控不了以色列的讽刺,位于地球另一边的千万人小国以色列却能够轻易扭动这个世界强权未来4年的政治走向。这,当然也是另一种讽刺。

美国大选:为何“十月惊奇”不见了?全在内塔尼亚胡的一念之差(组图) - 6

图为2024年10月1日,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攻击,以色列铁穹反导系统进行拦截。(REUTERS)

虽然犹太人美国选民与阿拉伯美国选民的规模虽然只占整体美国选民的一小部份,但在紧凑的选情下,已足够在摇摆州产生关键影响--毕竟在不及这次紧张的2020年选举,决定拜登胜局的其实就只有3个摇摆州、4万多张选票的差距。

犹太人在宾夕法尼亚州(433,000人)、佛罗里达州(672,000人)和佐治亚州(141,000 人)等州份有相当大的犹太社区,他们一直是民主党的支持者。

虽然民主党阵营在表态上支持以色列,但随着国内左翼挺巴示威和反犹事件增加,民主党当局也被部份犹太选民视作「挺以」不力,或将扭转他们的传统投票倾向──即使他们不转投共和党,仅转投白票和支持第三势力,都有机会对选情造成重大影响。

民主党的政治难题是「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在冲突持份者中的另一端,是立场完全与以色列相反、强烈要求美国施压以色列达成停火的阿拉伯裔选民,他们也是民主党的传统票仓,又同时间摇摆州的关键少数。

两大铁锈地带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及密歇根就分别有12.6万和39.2万名阿拉伯裔美国人。2020年,他们在密歇根州为拜登提供近70%的支持率,后者于大选中仅以15.4万票夺得该州。

当时美国内舆论认为,如果以色列大选前突然发难,民主党这种不稳定的平衡将难以为继,尽失在部份摇摆州本来就已经差不多看不见的极微弱优势。

美国大选:为何“十月惊奇”不见了?全在内塔尼亚胡的一念之差(组图) - 7

图为2024年10月17日,北卡罗来纳州马里恩(Marion),当地居民正在等待进入提前投票现场。(Reuters)

以色列任何行动对于美国政治的影响,也有可能外溢到一般选民之上。

传统智库显示,主流美国选民不重视外交议题。然而,突发的外交事件却有「一时吸睛」之效,甚至能在选民短暂的关注之后留下深远的政治影响。

例如,拜登2021年决定从阿富汗全面撤军,当时的美国人其实将阿富汗视为另一个「国际政治日常」,然而美军撤离过程仓卒,造成大量混乱的画面深入美国人心。其支持率在撤离阿富汗后急挫,出现了支持度比反对度低的死亡交叉,至今从未恢复。如今特朗普对于民主党政府的政治攻击主轴之一,就是过去数年的「世界大乱」。若然中东战局急速激化,这无疑将遥距呼应特朗普的竞选宣传策略。

再者,相比起阿富汗撤军,中东局势更有可能在选举日前引发油价大涨。拜登10月3日仅说一句「正讨论以军会否袭击伊朗石油设施」,随即刺激油价飙升。因此,人们担心以军的行为单是加深外界对地区局势的忧虑,已足以大幅度影响油价,直接牵动民主党政府的最大失分项目之一──通胀。

内塔尼亚胡保守「买两边」

综上所述,以色列对美国政坛、经济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再加上其屡次做出难以预料的军事行动,几乎没任何外部势力能阻止内塔尼亚胡突然向美国送上「十月惊奇」。

然而,以色列对伊朗按兵不动超过三周之后却主动选择了一个相对克制的选择,只象征式对伊朗多地的军事目标发动一连串攻击。以方随后更强调,这轮攻势只针对伊朗军事目标,而非核设施或油田,显示出其暂无意再升级局势。

以军这次「表演式」攻击可以说是拜登政府外交努力奏效,在经过数月的「劝告下」,以色列终未有再发动出人意料的军事行动,如外界所愿放弃激烈报复伊朗。

以军的行动对选情来说却近乎是没有影响,贺锦丽与特朗普在民调上依然不分胜负,选民对于以巴冲突的观感也未有因此而作出重大改变。

外界此前认为,内塔尼亚胡政府理论上应该更支持特朗普,后者不但曾多次暗示支持以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与内塔尼亚胡对「解决」以巴冲突的最终方案不谋而合,双方皆对由以色列占主导的实然一国方案持开放态度。

因此人们于26日前预测,如果以色列有意透过「十月惊奇」支持特朗普,它很可能会对伊朗进行高强度打击,尤其是针对伊方的核设施、及油田。

此举迎合特朗普的外交叙事,向世界证明民主党的无能,大大打击贺锦丽在国内、外的声望。而且这种攻击势会使油价急升,让几乎人人开车的美国选民即时在加油站外看到自己「荷包缩水」,不难预测选民在这情况下,会在选举中狠狠地惩罚执政的民主党。

然而,这绝对会招致民主党阵营的不满,如果贺锦丽挺过「十月惊奇」成功当选,以色列未必再能够轻易获美国支持,尤其是贺锦丽在表态上比起拜登对以色列更强硬。

美国大选:为何“十月惊奇”不见了?全在内塔尼亚胡的一念之差(组图) - 8

2024年10月23日,美国华盛顿,图为贺锦丽在副总统官邸发表演讲,批评特朗普赞希特拉的言论。(Reuters)

再者即使贺锦丽真的败选,拜登直到明年1日才正式卸任总统一职,难保此刻再没有竞选压力的他不会在这段时间,以武器禁运、承认巴勒斯坦国等外交手段报复以色列。

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就曾在2016年底卸任总统一职前夕,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指控以色列兴建殖民区有违国际法时,指示与会代表投弃权票,并拒绝用否决权偏坦以色列。

当然,这样也不代表以色列偏好贺锦丽,以色列倘支持贺锦丽当选总统,大可以将攻击延后至大选后,甚至表示愿意和谈或停火作为支持贺锦丽阵营的「十月惊奇」。

可见,以色列似乎也担心,拖延报复伊朗至美国大选之后或会被特朗普阵营诠释为替民主党助选。

内塔尼亚胡是特朗普在任时期最亲密的政治盟友,然而这种关系于2020年一度破裂。当时特朗普仍在质疑2020年大选的结果时,内塔尼亚胡却迅速祝贺拜登胜选,招惹特朗普的不满,直到2024年两人才正式冰释前嫌。

美国大选:为何“十月惊奇”不见了?全在内塔尼亚胡的一念之差(组图) - 9

2024年10月26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图为特朗普出席竞选集会。(Reuters)

因此,内塔尼亚胡这次决定可说是一种「买两边」的策略,避免得罪美国两党任何一方。贺锦丽当选,以色列最小能继续维持一段自己占主导地位的关系;若特朗普当选,只要和他本人保持友好关系,以色列就获得一个全力支持自己的盟友。

内塔尼亚胡这样做是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可能要到大选后才能够得知。随着10月的结束,11月的到来,似乎已再无其他突发政治事件,在影响力、不可预测性方面能超越以色列报复伊朗的潜力。

经三轮轰炸之后,以色列军方于当地时间10月26日清晨,宣布结束对伊朗报复袭击。经过一夜爆炸声之后,伊朗民众在诡异的平静中迎来黎明日光。在地球另一边刚入夜的美国,总统选举的「十月惊喜」也消失在黑暗之中。以、伊人民在硝烟之中松了一口气,但面对紧张选战的美国人民却还未能安然入睡。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