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4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088

再见了!大批澳洲年轻人逃离澳洲,数十万澳人大举涌入中国,留学签证暴跌40%(组图)

5天前 来源: 奥烨咨询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01

随着房价飙升和生活成本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澳洲年轻人开始“逃离”,寻找更便宜的国家居住。

政府数据显示,移居海外的澳洲人数正在迅速大幅度增加!

据媒体报道,蕞新的政府统计数据,从2023年至2024年,移居海外的澳洲人增加了8%,从204,000增至221,000人。

澳洲统计局(ABS)每年会对离开澳洲移居海外的人数进行统计并根据他们的出生国家对数据进行分类,然后列出这其中人数最多的前五个国家。

自新冠疫情以来,唯一持续离开澳洲的主要人口群体是出生于澳洲的公民,仅在2023-2024年,就有57,100人离开澳洲,而回国的约有35,590人。

再见了!大批澳洲年轻人逃离澳洲,数十万澳人大举涌入中国,留学签证暴跌40%(组图) - 1

除了疫情期间,澳洲几乎每年都出现本土居民净流失的情况。数据显示,离开澳洲的人的中位年龄为31岁。

根据贷款服务提供商Lending Loop的数据,澳洲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已接近36岁,而在1970年代这一数字为25岁。

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房价升、购房竞争激烈以及贷款机构要求更高的首付。

许多移居海外的澳洲人在社交pint他表达了对高房价的怨言。

一位用户表示:“我就是那些离开澳洲的人之一。我搬到了日本,工作收入和在澳洲差不多,但生活成本要低得多。”

另一位用户写道:“我搬到了海外,不会回来了,除非房价下降或变得可负担。我已在当地城市买了一套两室公寓,价格合理(虽然我怀念海滩)。祝贺你们,婴儿潮一代。”

与此同时,《国家档案》中于今天发布的内阁文件显示,当时的Howard政府了解房价飞涨的风险,但选择不采纳税收建议。

文件显示,政府曾在2003年8月要求生产力委员会评估首次购房者的住房可负担性和可获得性。

报告指出,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房价从平均收入的6倍迅速升至9倍,需求旺盛而供应未能跟上。

委员会还建议政府审查税制,特别是1999年Howard政府的资本利得税改革和负扣税。

澳洲移居海外人数的增加被强劲的移民人数所抵消,2023-2024年澳洲净接收了446,000名海外移民。

这一数字比2022-2023年的536,000名移民减少了16%,但仍然是Albanese政府下个财政年26万移民目标的两倍多。

ABS移民统计负责人Jenny Dobak表示,“这是自2021-2022年澳洲边境重新开放以来,净海外移民首次年度下降。”

“净海外移民的变化主要是由移民人数减少所致,大部分是暂时签证持有者,而同期的离境人数增加。”

财政部长Jim Chalmers称这些数据验证了海外移民人数的下降,并已达到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

他说道:“虽然离境人数正常化的时间比预算预测的要长,但我们已经开始看到海外到达人数下降到更可控的水平,这一趋势还会随着我们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下降。”

联盟党移民发言人Dan Tehan指出,两年内有接近100万人抵达澳洲,他表示:“工党再次超出了移民目标,这次多接收了50,600名移民。”

与此同时,近期,澳洲掀起中国游热潮,大批澳人涌向中国。免签政策开放后,也使得澳洲游客赴中游玩的热情高涨。

《悉尼晨锋报》1月5日报道,尽管生活成本危机持续恶化,但在2024年,澳洲民众出境游情况有所回升,出国旅游的次数也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

澳洲统计局数据显示,在截至2024年10月的1年时间内,澳洲民众总共进行了1140万次出国旅行,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约15万次。

数据显示,澳洲游客对日本的喜爱持续增加,受日元汇率疲软的影响,共有76.5万澳人前往日本旅游,与2023年相比激增了70%,创下历史新高。

而日本也排在澳人最爱旅游目的地的第三位,仅次于印尼和新西兰。

印尼之所以能够稳居第一,主要原因还是澳洲旅客对于巴厘岛的喜爱。

02

《悉尼晨锋报》1月5日报道,由于澳中航线恢复,前往中国的访客数量在2024年激增124%。

在上述时间段内,共有56.1万澳洲旅客前往中国,排名榜单第七位。

再见了!大批澳洲年轻人逃离澳洲,数十万澳人大举涌入中国,留学签证暴跌40%(组图) - 2

若按游客增长率计算,中国则排名第一。

但与2019年相比,仍有7%的差距。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2019年的数据,当年有超过60万澳洲人到访中国。

由于疫情的原因,许多从事中国旅游的澳洲旅行社至今尚未完全恢复业务。

相比于从前想去中国旅行需办理的繁琐手续,如今的免签政策可谓是迅速点燃了澳人的出行热情。

去年中国宣布对澳大利亚公民开放15天旅游免签政策(后来延长到30天),

对此,新州的Belinda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她的中国之旅。

Belinda先在北京玩了几天,又去了西安看兵马俑。

去年四月,为响应北京宣传来华旅游的政策,腾讯宣布简化外籍来华人士注册和使用微信支付的措施,外籍人士只需登记海外手机号码和绑定支付卡,就可以使用微信支付。

Andrew Scrimgeour是一名热爱到中国旅游的澳洲人,在疫情之前,就经常到中国游览。

去年四月,他去了一趟中国,正好赶上了腾讯推出微信支付简化程序。

“我们一开始很担心,尤其是这些数字支付……但有了这些新措施,一切都变得简单多了。”

不仅如此,中国以往规定,若外国人入住酒店,旅业需上网登记,因此频频引发外国游客被拒入住酒店的新闻。

去年六月,中国政府正式在官网回应,禁止旅馆以无涉外资格而拒绝外国游客入住。

作为“过来人”,Scrimgeour建议有计划去中国游玩的澳洲人,在出发之前“做好功课”:

“下载好你会要用到那些手机支付、租车的软件,出门时带着你的护照……你就可以好好享受旅程了。”

悉尼的Eric Wong是一名专注中国旅游团事务的旅行社经理。

他表示,免签政策为他的旅行社省去了许多繁琐的程序,对业务复苏起到了很大帮助。

“过去两年,很多人对去中国旅游抱有顾虑,”

他说,“疫情和全球政治经济的变化让人们感到不安,但免签政策是一种积极信号,显示出中国欢迎澳洲游客的态度。”

Wong指出,2025年预计前往中国的澳洲游客人数会明显增加,这和中国政府一系列促进旅游的政策密不可分。

经济学家Vicky Xiao Zhou也认为,免签政策不仅可以增加游客收入,还能为中国的年轻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比如双语导游、酒店服务等。

不过,许多澳大利亚游客对中国的兴趣并不仅限于北京、上海、西安等传统热门城市。

一些旅游公司报告称,澳洲游客对中国“冷门”目的地的兴趣正在增加,比如云南的自然风光、福建的历史遗迹等。

旅游公司Wendy Wu Tour的总裁Simon Bell表示,

中国的旅游资源对于很多澳大利亚人来说仍是一片“未开发的宝藏”。

总之,在2024年,澳大利亚人的海外旅游热情得到了充分释放。

从热门的印尼、新西兰和日本,到逐渐复苏的中国和备受青睐的越南、泰国等地,澳大利亚游客的脚步遍布全球。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复苏,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目的地的承载能力,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澳洲,以其优越的教育背景,比如排名全球前几的墨尔本大学、国立大学,深受世界各地留学生的欢迎。

留学生也为澳洲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使得该行业成为支柱行业。

但2024年,澳洲的国际教育行业迎来了转折。

截至2024年9月,国际学生注册人数首次突破100万,达到1,018,799人,比前一年的多了近5万人。

据澳洲广播公司报道,不过这100万并不等于澳洲的外国学生人数,因为一些学生注册了不止一门课程。

但根据教育部数据,截至9月份的国际学生人数也创下历史新高,略低于82.5万人。

这份数据也似乎表明,艾博年政府长达一年旨在控制国际学生流入的措施并没有取得成效。

不过,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海外学生签证申请量相比上一年下降了近40%,减少了约12万名潜在学生。

再见了!大批澳洲年轻人逃离澳洲,数十万澳人大举涌入中国,留学签证暴跌40%(组图) - 3(图片来源:AFR)

当前的国际学生申请数量下降不仅仅是因为申请被延迟或拒绝。

虽然在政府经常变动的签证处理规则下,签证批准率确实也有所下降,但真正显著的问题是,有大量的潜在留学生选择了不来澳洲留学。

这意味着,许多学生甚至在递交申请之前就已经被政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劝退。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政府不断收紧的签证审批政策和提升的申请标准。

这不仅影响到新的留学生,也对已经在澳洲的国际学生产生了不安情绪。

今年,澳洲工党政府启动了被高等教育专家Andrew Norton称为自国际教育建立以来“迄今为止蕞大政策逆转”。

首先,政府发布了名为“第107号部长指令”的签证处理指令,迫使移民官员优先处理被认为风险较低的院校的申请,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言和储蓄要求,并将签证费用翻倍。

随后,政府试图从今年起将允许开始在澳洲学习的国际学生数量限制在27万人。

再见了!大批澳洲年轻人逃离澳洲,数十万澳人大举涌入中国,留学签证暴跌40%(组图) - 4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主要政党均承诺将移民水平削减至疫情前的水平。国际学生作为临时移民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当其冲。

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也可能对澳洲的国际声誉产生深远影响。多年来,澳洲的高等教育以其优质的教学和多样的文化体验吸引了大批留学生。

然而,随着签证政策趋紧,主要留学生来源国家开始对澳洲教育行业的开放性和欢迎度产生质疑。

澳洲国际教育协会首席执行官Phil Honeywood表示,“这种信息已经传到了我们的主要学生来源市场,他们觉得自己不受欢迎。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