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11.5°C-14.9°C
纽币 : 人民币=4.4586

兴唐传有三人连赢瓦岗五虎将,一饭桶,一豪杰,还有自称万岁的他

2020-01-17 来源: 佚事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国人传统文化,向来对“三”与“五”这两个数字有特殊的感情,按照先民朴素的哲学理念,天地人三才,是这个世界最基本的构成单位,而金木水火土五行,则是形成世间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所以,三五组成的词汇非常受欢迎,比如三纲五常,三皇五帝,三五成群等。而这种习惯,在众多历史演义小说中,也体现的非常明显,最常见的就是在英雄好汉众多的故事中,为了凸显其中几个顶级高手的实力与影响力,会组成“五虎大将”这种模式。最有名气的当然是《三国》中的关张赵马黄,以及《水浒》中的关林秦呼董,他们的名气和本事,成为了小说在基层读者中最大的卖点,从此,树立“五虎将”的形象,也成为了历史演义小说的一条“捷径”,不管接下来的作品如何,五虎将总是有的,比如隋唐系列中的单雄信、王伯当、王君可、谢映登、尤俊达,还有《狄青演义》中的狄青五兄弟,但是,这些跟风“五虎”,真的取得成功了吗?

兴唐传有三人连赢瓦岗五虎将,一饭桶,一豪杰,还有自称万岁的他 - 1

就以瓦岗五虎为例,他们的名头是《兴唐传》设计的,应该说这五个人确实是小说中的强将,但论整体实力,他们在隋唐众多豪杰好汉之中,充其量是中上等的地位,但比起他们的主帅秦琼,实力都差不少,更不要说比秦琼高出十余个等级的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等超一流猛将了,所以这样的五虎将注定只能扮演,欺负“路人甲”级别的不入流武将的角色。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无能之辈都会输给他们,比如书中有一个最无能的家伙,竟然可以连胜瓦岗五虎!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此人名叫宇文成祥,他是宇文成都的弟弟,但是这家伙跟他那横勇无敌的大哥简直没法比,小说创作者为了突出他的愚蠢无能,特意给他设计了一套纸糊的盔甲,就因为此人不是英雄,没有半点力气,又想逞英雄,所以在穿戴不动真盔甲的状态下,找冥衣铺给自己糊了一套出殡用的纸人衣服,但是看起来还挺金光闪闪的,偶尔可以吓唬一下不明真相的人。

兴唐传有三人连赢瓦岗五虎将,一饭桶,一豪杰,还有自称万岁的他 - 2

但是就这么个家伙,他怎么可能战胜瓦岗五虎呢?原因很简单,就是瓦岗军在宇文成祥不知天高地厚地来攻打瓦岗山的时候,秦琼想要活捉这个饭桶,别看他能耐不大,但是他身份特殊,抓住他,收拾宇文成都就更容易。但是,如果此人一上阵就被大将打败的话,万一他仗着自己的马匹脚力好而迅速逃离,再也不敢露面,那就没法再抓人了。因此只能先忽悠住他,给他盲目的自信,等他真的认为自己可以拥有踏平瓦岗的实力时,再用大将打他,即使他失败了,也会认为是意外,而不至于打草惊蛇,逃之夭夭。就这样,包括瓦岗五虎在内的众位将领轮流上阵,一连十天,彻底让宇文成祥迷之自信起来,等到他打上瘾之后,最后被单雄信这个“手下败将”二次活捉,也就水到渠成了。

兴唐传有三人连赢瓦岗五虎将,一饭桶,一豪杰,还有自称万岁的他 - 3

说到这,也许有人说,这种失败也算五虎将的毛病吗?毕竟是骄兵之计,当然要派山上最厉害的人了,可问题是,宇文成祥这样的真饭桶不懂对手水平高低,“赢”谁不是赢呢?要知道,瓦岗弟兄四十多人结拜,何必一定要出动五虎大将丢这个人呢?只能说明,这所谓的五虎将,在创作者心中,也不过是一群凑数的角色,并不受重视。他们充其量算是衡量高手和庸才的“验证道具”,能连胜他们的人,除了宇文成祥之外,还有紫面天王雄阔海和金刀将左天成,这二位就是真豪杰了,特别是左天成,战胜五虎那是真刀真枪真不留情,有他驻守的泗水关,瓦岗军根本过不去,直到最后请来裴元庆,才解决了这个强敌。

兴唐传有三人连赢瓦岗五虎将,一饭桶,一豪杰,还有自称万岁的他 - 4

这样看来,瓦岗五虎假打败给大饭桶宇文成祥,真打又败给了真豪杰左天成,但他们败给雄阔海就属于真假都有了,毕竟他们之间本来也不是敌对关系,之所以要动手,只是为了应付隋朝所谓的连胜十将规则,因为按照约定,连胜十人后,可以成为新皇帝,拿到玉玺。当然,如此儿戏的比武肯定是有问题的,隋炀帝的真正目的只为了群雄自相残杀,所以秦琼等人为了破坏杨广的阴谋,便全力配合雄阔海,顺便让他过一过瘾,这样就可以得到自称万岁的雄阔海的全力保护,也就不会有什么牺牲了,所以秦琼果断地安排五虎将陆续上场,给雄阔海凑数。别看这名义上是“假打”,就算是真打,他们也不可能是雄阔海的对手,因为左天成就是被雄阔海一枪挑杀的。

瓦岗五虎将“屡战屡败”的故事,老乐简单讲到这里了,说这样一个话题,主要是想介绍一点,所谓的“五虎”还真不是小说家的创意,而是源自正史《三国志》的逻辑,因为除了大家熟悉的蜀汉五虎之外,还有曹魏的五子良将,即张辽、徐晃、张郃、乐进、于禁五人。后人正是由此得到灵感,才设计出了“五虎大将”,但自从有了这个“炫酷炸天”的词汇后,再后来的人才纷纷效仿,各种评书演义小说才贡献出了不同的山寨五虎将,可事实是,除了成书时间接近,可以看成是首创的《三国演义》和《水浒》成为名著之外,剩下的小说,并没有因为蹭了这个热度,跟着也能混成名著,说明经典是无法复制的,当有人想要模仿这些经典的时候,也注定了此行为,最终会落得一个庸庸碌碌的结果。就像瓦岗山这五虎大将一样,听着唬人,但无论是高手,还是饭桶,都可以“打败”他们,这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一种实例吧。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新西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