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14.3°C-15.7°C
纽币 : 人民币=4.4586

最初是傀儡的明治天皇,日后独揽朝政大权,却把日本带向了不归路

2021-11-06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明治天皇是所谓“神武天皇以来的第一百二十二代天皇”,近代日本总揽内政外交大权的专制统治者。明治为年号,明治天皇本名叫做睦仁。睦仁生于1852年9月22日,其父孝明天皇,母亲中山庆子。I860年9月睦仁被立为皇太子。这个人在明治维新里的作用或许很明显,但也是他把日本带向了不归路。

与大部分史书中塑造的勇武形象不同,睦仁从小生长在深宫大院中,娇生惯养,受不得一丝惊扰。1865年7月的“禁门事件”发生时,长州藩士兵与幕府里激拔皇宫门前,年已十二岁的睦仁受不了枪炮声响的惊吓,竟然当场昏厥。

封建官廷生活也养成他自贵自大,底无同情心的恶习,眼看年老公卿失足落水大声呼救时无动于衷,反而觉得好玩,或拿着喷水枪喷射惊吓女官,或用剪刀把走廊中摆设的万年青枝叶剪光;或挥舞木刀与陪伴他的儿童打斗,只能僦不能输。

最初是傀儡的明治天皇,日后独揽朝政大权,却把日本带向了不归路 - 1

由于倒幕维新运动的历史机缘,睦仁被西乡隆盛等倒幕派维新官僚们需要,塑造成忠实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理想君主。1866年12月,伙同幕府镇压倒幕派的孝明天皇,在政局瞬息万变的关键时刻突然死去。1867年1月9日少年睦仁在西乡隆盛、岩仓具视等安排操纵下继位。

睦仁按照西乡等人的意图,下达由别人代写的讨幕密诏。12月遵从倒幕派主张,勒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1868年3月在维新功臣的导演下,率文武百官向天地神明宣誓,公布《五条誓约》4月发表《政体书》7月将江户改称东京;8月在京都举行即位仪式,改庆应四年(1868年)为明治元年,规定一朝只用一个年号。1869年3月迁都东京长住,6月各藩奉还版籍。

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睦仁成为领有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统治者,但实权却掌握在维新官僚手中。当时明治天皇不过十六、七岁,既无执政能力,也无统治经验。

最初是傀儡的明治天皇,日后独揽朝政大权,却把日本带向了不归路 - 2

在明治初年日本社会动乱,这位明治天皇也只能是作为傀儡天皇,在维新官僚们事先拟定的文件上签字盖章,任其摆布。1871年废藩置县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等实权派为进一步巩固自身地位,推行所谓宫中改革,刻意培训天皇。

他们大量裁减旧公卿和女官,派遣西南雄藩的心腹武士及擅长剑道的旧幕臣新旧村八、山冈铁太郎等对文弱的睦仁进行“刚健”的武士教育,训练他掌握剑术、马术、角斗术,使之崇尚武功,好勇狠斗。同时由儒学者元田永孚等任天皇侍讲,由西村茂树讲解法国政治典章,由加藤弘之讲解德国法学,学习欧美资产阶级执政经世的方法,领会古今东西治乱兴亡的机要。

1877—1878年,日本统治集团面临危机。颇有声望的维新前“三杰”西乡隆盛兵败身死,木户孝允病亡,大久保利通被暗杀,缱之而起的伊藤博文、大隈重信互不合作,勾心斗角。宫廷势力不满维新功臣的大权独揽,下野的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则举起建立“民选议院”的旗帜,与萨摩、长州藩阀争权夺利。

最初是傀儡的明治天皇,日后独揽朝政大权,却把日本带向了不归路 - 3

在这种形势下,天皇近侍势力佐佐木高行等于1878年发起天皇亲政运动,要求睦仁出马“亲裁万机,完成维新大业”,天皇本人则认为“卿等所言极是”,暗示他们继续造舆论。另一方面,伊藤博文等当权势力受到自由民权运动和大隈夺权的内外夹击,十分狼狈,也急切需要他“亲裁圣断”,并调和维新官僚的内部矛盾,收拾局面。于是年已二十六、七岁的睦仁由后台转入前台。

天皇亲政的第一个政治行动就是敌视、扼杀自由民权运动。在天皇的同意下。藩阀政府接连颁布法令,干涉并限制政党活动。1881年,天皇亲自插手,下达敕令,命西园寺公望退出响应自由民权运动的《东洋自由新闻》社,指使元田永孚、佐佐木写行等近臣警告副岛种臣等自由派谨慎言论举止,效忠帝室。同时,天皇还一路参拜伊势神官,视察兵工厂,出席军事演习和阅兵式,在全国煽动军国主义气氛。

最初是傀儡的明治天皇,日后独揽朝政大权,却把日本带向了不归路 - 4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是近代天皇制完成、明治天皇取得总揽统治权的重要时期。在镇压自由民权运动的过程中,藩阀政府改变明治初年放任自流式的文明开化政策,有选择地吸收国外文物制度,遂以德国为榜样,从各方面强化天皇权力。

在经济上,仿幕府将军攫取全国主要财政的故伎,迅速扩大皇室财产。天皇还利用手中权力,在日本全国各地的神社中修建自己的神位,把头绕神灵光圈的天皇形象树立起来。睦仁也随之由人而神,具有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

1889年公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最终在国家根本大法上确立了明治天皇的绝对权威。1884年伊藤博文赴欧洲考察各国宪法回国后,选中普鲁士宪法为蓝本,秘密炮制日本帝国宪法。1887年草案拟就,次年提交枢密院、制宪会议审议。从1888年6月到1889年1月,明治天皇置卧榻于现场,日以继夜地与伊藤等人逐条逐句地详加讨论。其热衷之至,连四皇子猷仁的死讯也未使天皇动心。

最初是傀儡的明治天皇,日后独揽朝政大权,却把日本带向了不归路 - 5

1889年2月明治天皇选定11日即所谓神武天皇即位的日子,在礼拜诸神与列祖列宗后,以下赐方式公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该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权”,“神圣不可侵犯”。对内,明治天皇拥有立法,召集或解散议会、任免官吏、赐爵授位、统率陆海军等大权;对外,天皇拥有宣战、媾和、缔约等大权。

宪法中规定设置的国家机构在天皇之下行使职权,议会协助天皇审议国政,内阁只对天皇负责,法院以天皇名义审判,枢密院供天皇诸询。此外,还有宪法规定之外的各种特权机构、人员,如内大臣、元老、军事参议院、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等作为天皇个人工具,与之直接发生联系,干预国家大事。

宪法还规定日本国民是天皇的“臣民”,其所有之权利,只有在履行臣民义务,不妨碍天皇行使大权的范围内才被承认。“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明治天皇成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专制君主。

最初是傀儡的明治天皇,日后独揽朝政大权,却把日本带向了不归路 - 6

明治天皇的后半生与军国主义侵略紧密结合,是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的直接推动者。深受日本武士侵略思想熏染的睦仁,素以继承神武以来所谓“兼六合”“掩八紘”——即征服亚洲乃至世界为己任。

明治天皇一年四季穿着旧式军装,骑高头军马,衔“三八”枪子弹壳制作的烟嘴,在陆军大学毕业典礼或军事训练中出头露面。有时还亲自参加实战演习,召见士兵,到处鼓吹宣扬“闰威”、扩张“国运”,为日军官兵参加侵略战争打气。

1912年明治天皇竭尽心血为日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创下一份“家业”后,患病死去。从睦仁一生来看,如果说他在亲政前作为倒幕维新运动的旗帜,不自觉地起过某些历史进步作用的话,那么,自他执掌大权后,对内镇压资产阶级自由民权运动和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对外则不断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人民和日本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应予批判、谴责。

参考资料:《世界近现代史》、《日本近世人物传》、《攘夷战争与倒幕维新》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新西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