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11.9°C-13.2°C
纽币 : 人民币=4.4653

宋昌的见识:那个被项羽杀死的卿子冠军宋义,就是我的爷爷!

2021-11-09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提到宋昌,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如果提到项羽可谓是人所共知,宋昌就是那个被项羽所杀的卿子冠军宋义的孙子。尽管宋义被项羽所杀,但严格讲项羽谋杀,宋义没有想到项羽的狠辣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宋昌的见识:那个被项羽杀死的卿子冠军宋义,就是我的爷爷! - 1

宋昌背负着爷爷的骂名,他一心要恢复宋氏的名誉和荣耀。作为宋义之孙,宋昌是汉文帝刘恒所信任和倚重之人,可以说如果没有宋昌的远见卓识,力主汉文帝刘恒进京继位,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汉文帝之治。

张武等人的见识:他们看到了危机,但没有意识到背后的机会。

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功臣集团平定了“诸吕之乱”后,并不想让齐王刘襄这样野心勃勃的宗室诸侯为王,而是将眼光放在了那个在代地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刘恒身上,认为刘恒这样的人更好控制,于是派使者到代地,请刘恒入京继位。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的见识:那个被项羽杀死的卿子冠军宋义,就是我的爷爷! - 2

刘恒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幸福,并不相信而是胆战心惊,在他看来这些功臣们手握兵权、心狠手辣,他们刚刚除掉了吕氏一族,此刻也许正拿着明晃晃的屠刀,等着自己乖乖的到京城去引颈受戮。到底去还是不去?刘恒向身边的信任之人征询意见。

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张武等议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啑血京师,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的见识:那个被项羽杀死的卿子冠军宋义,就是我的爷爷! - 3

以郎中令张武为代表的人说:“陈平,周勃这些人都是高祖刘邦时的大臣,他们精通兵法多谋且诡诈无比,他们之所以不敢为所欲为,是因为敬畏高祖刘邦和太后吕雉的威严,如今他们剿灭诸吕又喋血京城,此刻名义上是邀请您进京城为帝,实则不可以信任,大王应该称自己有病不要前往,以静观其变为好。”张武等人处于刘恒安全的考虑,阻止刘恒入京冒风险无可厚非,但是那样一来刘恒也会失去继位的唯一机会。

宋昌的三个见识:天命、宗强、人心。

对于陈平、周勃等人的邀请,宋昌的见解和其他人截然不同,他认为这是上天赐给刘恒最佳的机会,如果刘恒主动放弃进京,恐怕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人说话也就是要有依据的,不能放空炮、说空话,而是要摆事实讲道理。

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首先表示他不同意张武等人的观点,这个世界上风险与机遇是并存的的,张武等人只看到了风险,但是没有看到机会,宋昌首先要消除的就是刘恒的顾虑,刘恒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人生安全问题,宋昌就从这里入手先打消刘恒的顾虑。

宋昌的见识:那个被项羽杀死的卿子冠军宋义,就是我的爷爷! - 4

宋昌所论述的第一条是天命。首先宋昌说出了人心所向的问题,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秦末天下群雄并起,大家都认为自己可以做皇帝,但最后得到天下的只有刘邦,刘氏得天下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其他人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这就是所谓的天命所归。

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的见识:那个被项羽杀死的卿子冠军宋义,就是我的爷爷! - 5

刘邦击败了项羽,剪除了异姓王,这让天下人看到了刘邦的厉害之处。任何心存幻想的人都要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比项羽、韩信等人更加有能力,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是要有个数才行的。

宋昌所论述的第二条是宗强。汉高祖刘邦剿灭异姓诸侯,目的是分封刘氏诸侯,分封刘氏诸侯是为了吸取秦宗室衰微的教训,秦二世残杀宗室是大权旁落,让赵高之辈有机可乘的重要原因。

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二矣。——《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的见识:那个被项羽杀死的卿子冠军宋义,就是我的爷爷! - 6

刘邦在京城做皇帝,而将刘氏宗族分封在四处为诸侯,其中自己的嫡长子的刘肥为齐王,齐地有七十多座城,且兵强马壮可谓实力雄厚,功臣集团就算想作乱,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斤量才行。

宋昌所论述的第三条是人心。高祖刘邦入关约法三章,于民生修养生息,秦于民以严苛,汉于民以宽仁,刘邦高祖这样的做法可谓极得人心。

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的见识:那个被项羽杀死的卿子冠军宋义,就是我的爷爷! - 7

人们从秦末乱世中摆脱出来,得以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没有人想重新陷入战乱之中,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日子,既然已经摆脱噩梦,没有人想再回到过去。

刘恒继位:刘氏正统、宽厚仁德、唯一之选。

接着宋昌分析说为什么功臣集团能够平定诸吕之乱,不是因为他们的谋强兵壮,而是因为天下人心在于刘氏。因此周勃入军营后才能一呼百应,人们拥护的不是功臣集团,而是刘氏的大汉天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的见识:那个被项羽杀死的卿子冠军宋义,就是我的爷爷! - 8

因此吕后尽管扶植诸吕势力,让他们封王且掌控军权,但那不过是表面现象。一旦有人以匡扶刘氏的名义,要求剿灭诸吕,大家立刻响应,诸吕所谓的庞大势力也在瞬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这说明刘氏的正统地位是大家认同的,不是人力就可以逆转的。

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强。——《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接着分析说:“现在就算大臣们想作乱,但百姓不会认同他们,他们手下的人也不会一条心。况且他们还有所顾忌,因为内有宗宗室的刘章、刘兴居等人,外有有齐王刘襄为首的诸侯作为强援,他们到底做什么乱?谋什么反?得什么利呢?因此功臣集团们不可能谋反,他们急需要找人来接盘,现在的烂摊子他们是无法收拾的,而这个人选他们选择了代王陛下您。

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的见识:那个被项羽杀死的卿子冠军宋义,就是我的爷爷! - 9

从传承的顺序来讲,高祖的儿子里只有淮南王和您还在,而淮南王不贤,您为人仁德宽厚闻名于天下,因此,功臣们才想拥立您为帝继承大统,因此您不用再怀疑。

舅舅带来的好消息:周勃他们真心拥护,您不用怀疑。

宋昌所说有理有据,代王刘恒也不禁动了心思,但他还是犹豫不决,于是找母亲薄太后商议,薄太后也啊不定主意。于是刘恒去问卜,结果是大吉之兆,说他有天子之命。

于是代王乃遣太后弟薄昭往见绛侯,绛侯等具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薄昭还报曰:“信矣,毋可疑者。”代王乃笑谓宋昌曰:“果如公言。”——《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的见识:那个被项羽杀死的卿子冠军宋义,就是我的爷爷! - 10

为了稳妥起见,刘恒派遣自己的舅舅薄昭前去见周勃,周勃等人将拥立刘恒的详情向薄昭进行了描述,薄昭回来后,对刘恒说:“不用怀疑,他们说的是真的,尽管放心大胆的去就行了。”直到这个时候,刘恒才放下心来,他微笑着对宋昌说:“果然如你所言!”

乃命宋昌参乘,张武等六人乘传诣长安。至高陵休止,而使宋昌先驰之长安观变。——《史记·孝文本纪》

刘恒便带宋昌、张武等六人到长安去,到了高陵就先停了下来,而命宋昌先到长安去观察变化,以防有变。

宋昌直言:天子面前无私事,只有公事!

宋昌到了魏渭桥,周勃等人都在这等候,宋昌回报刘恒,刘恒便紧跟着也来了,到了渭桥的时候,众人都跪在地上恭迎刘恒,刘恒也下车来向大家还礼。

昌至渭桥,丞相以下皆迎。宋昌还报。代王驰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车拜。——《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的见识:那个被项羽杀死的卿子冠军宋义,就是我的爷爷! - 11

这个时候周勃走上前来,对刘恒说:“我有机密大事想和您单独禀告!”宋昌没有等刘恒说话,便说道:“如果您要汇报的是公事,现在说出来就行,如果是私事,皇帝面前面前没有私事!”

太尉勃进曰:“愿请间言。”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太尉乃跪上天子玺符。——《史记·孝文本纪》

周勃见宋昌义正言辞,便不再说什么,跪在地上上缴了天子的玺符。

代王谢曰:“至代邸而议之。”遂驰入代邸。——《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的见识:那个被项羽杀死的卿子冠军宋义,就是我的爷爷! - 12

直到这个时候,刘恒才说:“大家都到代王的府邸中去议事吧。”于是在宋昌、张武等人的保护下,刘恒进入了代王府邸,以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帝王之路。汉文帝刘恒能开创“文景之治”的盛世,除了自己的能力强劲之外,更因为身边有宋昌这样的肱骨之臣。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新西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