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7月02日 10.9°C-13.8°C
纽币 : 人民币=4.4131

庞加莱猜想:宇宙在不断循环,死亡只是轮回的起点

2021-12-30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你有没有想过宇宙是否在不断循环?生死是否是一个轮回?

这个念头相信出现在过很多人的头脑中,只是没有细想罢了。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宇宙究竟是永恒的,还是在循环。

19世纪以前,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宇宙是永恒的”,但后来哈勃证实了宇宙确实在不断的膨胀。

庞加莱猜想:宇宙在不断循环,死亡只是轮回的起点 - 1

庞加莱猜想:不断复现的宇宙

而庞加莱提出的“庞加莱猜想”更进一步推进了人们对宇宙是否循环的探索,数年来有大量科学家通过证明“庞加莱猜想”在业界扬名立万。

所谓“庞加莱猜想”,即“任一单连通的、封闭的三维流形与三维球面同胚。”

我们普通人可以将其粗糙的理解为,在一个苹果上套上一个橡皮筋,我们可以在不扯断橡皮筋,也不让橡皮筋离开苹果表面的情况下,使它慢慢收缩到一个点。

他的“庞加莱重现”更深入阐释了这一概念,“庞加莱重现”是指在有限的空间中有限的粒子会在经过漫长的时间后,重新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庞加莱猜想:宇宙在不断循环,死亡只是轮回的起点 - 2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所处的世界大小和其中所存在的粒子数量都是有限的话,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宇宙会回到过去的某一刻重新开始。

直白点说,宇宙在不断复现,死亡只是轮回的起点。但每次重现都会回到生命所对应的时刻,所以重现后的生物不会感知到重现的发生,我们的记忆和感受也不会变化。

宇宙没有尽头,只是一次又一次重复,我们也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一模一样的人生。

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还要奋斗,干脆躺平算了,反正无论我们怎么挣扎也不可能改变已经确定了的命运?

庞加莱猜想:宇宙在不断循环,死亡只是轮回的起点 - 3

人生的意义:寻找心流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假如“庞加莱猜想”是真的,我们是不是该停止努力?这就不得不提哲学的基本问题,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个体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意义感主要是来源于目标感和人际关系。所谓目标感,就是人们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什么。

通过有价值的目标把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连起来的,没有目标的人通常都会觉得空虚,缺少力量感。

且现实亦证明那些有目标感的人,往往生活得更充实,更不容易产生情绪心理问题。

庞加莱猜想:宇宙在不断循环,死亡只是轮回的起点 - 4

意义感的另一个来源,是人际关系。人的意义感是依存于关系而产生的,如果我们身边没有朋友,没有亲密关系,人同样会觉得空虚无聊。

可如果我们已知我们有什么样的目标,会和什么人建立联系,我们还会积极的生活吗?意义感还能存在吗?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herali)曾在《人类简史》中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人们所信仰的一切都是人类幻想出来的,都没有真正的意义,但人类还是应该去相信自己追寻的一切,因为只有相信,个体和群体才能生活得更好,社会才会前进。

就像我们玩游戏你知道它只是一场游戏,一场幻觉,但你还是在其中玩得不亦乐乎。

庞加莱猜想:宇宙在不断循环,死亡只是轮回的起点 - 5

人生中的其他事情其实也一样。生命的意义是一种很缥缈的存在,没有具体的形状、定义,所以它需要你主动去寻找,它不是你坐着、躺着就会自己出现的。

当你主动的去发现、创造的时候,这本身就算是有了意义。

例如“庞加莱猜想”,猜想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意义。生活的意义其实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做”本身。

所以尽可能去探索去创造,在你的每一个感受中体会当下的快乐。当你能够全身心的沉浸在有一种状态里,就会感受到深刻的幸福,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Chekson MIHA)将之称为“心流”。

庞加莱猜想:宇宙在不断循环,死亡只是轮回的起点 - 6

当人们体验到心流时,他们彻底被所做的事深深吸引,自身的兴趣完全融入其中,专注在自身注意的事情上,并且丧失其他不相关的知觉,就好像被活动吸引进去一般。

因为过于关注、浑然忘我而无暇去思索其他问题,自我意识消失,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或特别慢。

因此如果可以,请尽可能去追寻此类感受。再者猜想、质疑宇宙,是为了能更好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而不是让个体放弃前进的希望。

你我来这世界不管是第一次,还是处在循环中,都要好好感受每一个当下。曾国藩说: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往不恋。

庞加莱猜想:宇宙在不断循环,死亡只是轮回的起点 - 7

活好此时此刻比什么都重要。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新西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