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9月17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3873

为什么大多数穷人的孩子依旧是穷人,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2-01-11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自人类存在以来,阶级差距就一直存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阶级上的差距变为了经济上的差距。

贫富差距是我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在面对的问题,而且贫富差距的问题不仅仅发生在我国,全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国家都存在着贫富差距的问题。

古话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因为在中国古代讲究天理循环,穷富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但按照现在的社会情况来看,这个说法显然已经不再合适。

为什么大多数穷人的孩子依旧是穷人,根本原因是什么? - 1

现代人常说的是:“寒门难出贵子。”生活在贫穷的家庭中的孩子也很难能够成为富人。为什么多数穷人的孩子依旧是穷二代?根本原因是什么?

早些年我国出品了一部高分纪录片,名为《父亲》,导演以纪实拍摄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中国贫困地区家庭中存在的诸多教育问题,同时也向大众展示了成长在错误教育方式下的孩子,是很难能够突破贫困问题走上人生巅峰的。

认知错误:唯有上学可取

大部分中国的家庭其实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对此深有体会,配合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在大部分家长和老师眼中,只有成绩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否则,就是一个不合格的学生,浪费父母和老师的栽培。

为什么大多数穷人的孩子依旧是穷人,根本原因是什么? - 2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这很正常,分数高于一切,这也导致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会忽略成绩以外的东西,唯有好成绩才能使父母开心。

对于这些父母来讲,孩子必须得好好学习才能有更好的出路,这一点也不可否认,学习的确非常重要,但是错误地将孩子限制在学习的牢笼之中也是不对的。

《父亲》这部纪录片中的主角韩培印就是这样的,他非常重视自己的儿子韩胜利的学习成绩,在儿子的日常支出费用中,他也尽量地做到精打细算。

因为家庭环境本就贫穷,也觉得儿子在学校不会有太大的开销,因此,韩胜利每个月能够拿到的生活费,就只够解决温饱的。

为什么大多数穷人的孩子依旧是穷人,根本原因是什么? - 3

这样的生活费使得韩胜利只能专注于学习,没有任何机会去接触和提升自己的其他技能。这种错误的认知间接地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空间,因此,想要光靠书本就走出贫穷是很难的。

诉苦式教育:让孩子背负过多的心理压力

在《父亲》中,韩培印就经常与自己的儿子抱怨生活的困难,告诉儿子自己为了让他能够上学,得到更好的教育已经付出了家里大多数的积蓄。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对于韩培印一家确实不容易。

但是,经常与孩子抱怨是没有实际作用的,家长是在乎自己语言诉说的快感,却没有注意到,这样的诉苦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负罪心理。

为什么大多数穷人的孩子依旧是穷人,根本原因是什么? - 4

久而久之,孩子内心的压力会不断增大,不仅起不到督促孩子学习的作用,还会在孩子心里上一道沉重的枷锁。

这种近乎是畸形的教育方式,会在根本上阻碍一个孩子的发展,甚至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会偷偷地选择放弃学业、自我牺牲。

哭穷式教育:让孩子得到不健全的发展

在很多贫困地区,哭穷式教育是很常见的,父母会常常告诉自己的子女,我们家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你的教育上,你在外面上学,我们在家过得十分辛苦,你已经花了很多钱了,一定要好好的节约爸爸妈妈给你的钱。

为什么大多数穷人的孩子依旧是穷人,根本原因是什么? - 5

父母的本意本是无错的,让孩子勤俭节约,好好学习,但是,时间一长,这种哭穷式的教育很有可能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首先,给孩子套牢了“穷人”的标签,让他在社会上生活的畏首畏尾,逐渐放弃挣扎,不想去改变现状。

其次,长期生活在这种哭穷式的教育下,孩子很有可能会形成自卑心理。对于自己的家庭感到自卑,不敢和身边的人交往,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都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

总而言之,贫穷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会使年轻人在社会上畏首畏尾,不敢大胆投资,不敢创业,不敢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大多数穷人的孩子依旧是穷人,根本原因是什么? - 6

贫穷对于一个人思维和认知的影响是巨大且不可逆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化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的缘由所在。想要改变贫穷的现状,只有合理的家庭教育以及孩子自身的积极进取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成果。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