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10.8°C-14.8°C
纽币 : 人民币=4.4562

科技管护促苗壮

2022-03-15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2022 年 03 月 15 日 06:02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眼下,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绿油油的麦田生机勃勃。

" 庄稼人要像爱孩子一样管护好麦田。" 当地种植大户、豫丹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雷一人看护 4 台卷盘式浇灌机,为小麦浇水。

" 以前浇地,那真是劈头盖脸一身水,裤管湿透两脚泥。现在种地用上了高科技,省了很多功夫呢!" 王雷告诉记者,把浇灌设备调试好后,卷盘会一边回收水管一边喷水,待预设的闹钟响起后,再花个十来分钟调试一次就行。

" 以前,浇返青水得用十天半个月。现在,两三天就可以结束了。" 王雷说。

除了浇返青水,麦田除草、防红蜘蛛等虫害也刻不容缓。植保技术员张景龙正在组织工人喷洒农药。" 轮式植保机臂展 10 米,一个机器喷药顶 15 个人工。我们现在主要是打除草剂,针对的就是田里的一些恶性杂草。" 张景龙告诉记者,除了杂草,冬后复苏的红蜘蛛等虫害也要防患于未然。

" 粮食要高产,选种是关键。" 王雷说,去年,他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承包了 1700 多亩土地,夏粮亩产达 1400 多斤," 我今年选用的还是周麦 36,这个品种抗寒、抗冻,分蘖能力强,并且高产 "。

郸城县地处豫东平原,耕地总面积 163 万亩。近年来,该县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创建周口国家农高区为契机,建设高标准农田 132 万亩,连年粮食总产量 24 亿斤左右。

2021 年秋收后,郸城县种植小麦 140 万亩,由于受雨涝影响,小麦播种时间偏晚,播期拉长,加上冬前干旱等不利因素,截至今年 2 月底,郸城县小麦一二类麦田占比 70% 左右,比常年略低。以管补晚、以管补弱,夺取今年夏粮丰收,是农业大县的最大课题。连日来,该县针对小麦苗情、墒情和病虫草害发生等特点,组织全县 100 多名农技专家、200 多个种植大户分赴 19 个乡镇,通过示范带动和现场培训会等形式,向农民群众讲解科学田管知识,保一类麦苗健壮生长、促二三类苗转化升级,抗旱防虫、控旺转壮,搭好丰产架子,奠定夏粮丰收基础。(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责任编辑:冯虎)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