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大户”食物被揪出,医生提醒:为健康考虑,少吃为宜
物质匮乏年代,痛风患者极为少见;如今,人们不再囊中羞涩,各类大鱼大肉端上餐桌,放纵后果,不言而喻。
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截止目前,我国痛风人群数量急剧上涨,与上世纪相比,翻番10倍有余。越来越多年轻人尿酸偏高,罹患高尿酸血症者不在少数。
针对此类现象,医学界开展相关调研,誓要查明真相。大量数据真真切切证实,高尿酸血症、尿酸偏高,竟然是“吃”出来的。
医学科考发现,人体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其来源分两种:一为自发合成,二为食物摄入,后者是尿酸偏高、高尿酸血症添砖加瓦“主力军”,高嘌呤食物,更是罪魁祸首。
4类“嘌呤大户”食物,建议撤下餐桌
1、部分海产品
大部分海鲜,常见有虾、三文鱼、鱿鱼、贝壳类海产品,虽然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物,但过量摄入,嘌呤含量上涨,尿酸浓度随之升高,诱发痛风。
当然,不能“一棍子打死”,也有个别海产品,如海蜇、海参等,嘌呤成分低,海鲜爱好者可适量食用。
2、酒
如今,“啤酒+烧烤”饮食方式,不再是夏季专属,冬天围着火炉,取暖聊天,喝啤酒撸串,逐渐成为流行趋势,此类行为,给痛风可乘之机。
原因在于,酒类产品,特别是啤酒,是痛风发作“助推器”,此类饮品本身嘌呤含量不高,但它会经人体代谢,产生大量乳酸,抑制嘌呤代谢产物——尿酸排出。
3、果汁饮料
市面上大多数果汁,并非水果鲜榨而成,而是白砂糖、植物浓缩汁、添加剂等合成产物。此类饮品摄入过多,会加剧肾脏代谢负担,间接影响尿酸排泄,加剧痛风情况。
4、红肉、动物内脏
红肉,通常是哺乳动物衍生产品,以牛肉、猪肉、羊肉为主,嘌呤含量与白肉相比,相对较高,过量食用不利于调节尿酸水平。
此外,部分人群钟情于动物内脏煲汤,如猪腰子汤、猪肝汤等,认为此类食物大补。实则不然,动物内脏富含嘌呤,此类物质溶于水,会随温度升高,含量上涨,喝此类汤补,如同“喝嘌呤”。
尿酸偏高,身体会发出5种预警,及早预防
关节突发性肿大、疼痛感强烈,该现象多发生于夜间;关节畸形,尿酸结晶析出,形成“痛风石”;夜间排尿异常,频繁起夜,尿液颜色深且浑浊;血尿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伴随肾结石、腰痛;不明原因口渴,大量饮水后,症状仍未缓解,身体疲倦、嗜睡;
生活中,要从哪方面入手,防止尿酸偏高?
1、健康作息
长期通宵熬夜,会引起内分泌失衡,代谢循环系统紊乱,嘌呤物质淤积,尿酸随之水涨船高。因此,早睡早起,规律生物钟,是正确解决途径。
2、拒绝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是绝大多数上班族通病。研究发现,保持静息8小时,会引起水钠储留,导致水肿,腿部情况尤为严重,血液循环不畅,尿酸无法代谢排出,加剧痛风发作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