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8.6°C-14.0°C
纽币 : 人民币=4.4653

患者汗出多,自觉躁热烦渴案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49期】

2022-05-09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患者汗出多,自觉躁热烦渴案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49期】 - 1

今日练习

罗某,男,50岁。

夏季天气炎热,患者汗出多,自觉躁热烦渴,夜里行房事后口渴更甚,故饮大量凉水。饮水后不久便觉小腹急痛,阴茎内抽,手足发凉,舌质嫩,苔白,脉沉而弱.

处方:__。(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服药1剂而愈。

上期答案:理中汤、真武汤

注: 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

上期原医案

张某,女,44岁。

患目窠浮肿,胀如卧蚕,两目流泪涓涓不止,遇见风寒或劳累时更为严重。其人面色薰黄,舌体胖大而嫩,苔薄白水滑,脉沉。

泪多主于阴气内盛,阴盛则阳弱,阳虚不能行水化湿,则水湿邪气泛溢为肿。

党参9克,白术15克,干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24克,黄芪18克,砂仁3克,桔梗3克,肉桂3克,陈皮6克。

服药二剂后,证情明显减轻,转用真武汤温肾利水,三剂,加服肾气丸20 丸,服药尽而后肿消泪止。(刘渡舟医案)

按语

理中汤以理中焦,是治理中焦太阴脾家虚寒的主方。太阴虚寒证,或因寒湿邪气直中太阴,或因过食生冷内伤脾阳而成,脾阳虚弱,中虚不能运化,则寒湿凝滞。

所以太阴虚寒以脾阳弱而寒湿盛为二大特点。理中汤能温补太阴脾阳,也能散中焦寒湿。如果中焦虚寒未能得到及时的温补,发展下去就能导致下焦肾阳不足。

《伤寒论》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仲景早已示人脾肾阳气互相影响的关系。

本案先投理中汤加肉桂,治脾而顾及肾;后用真武汤温肾以暖脾,即取意于此。

临床运用理中汤,随证加减的方法比较多,比如兼见胃寒气逆,恶心呕吐者,加丁香,吴茱萸,名为丁萸理中汤。

兼见胃寒吐蛔者,加乌梅、川椒,名为椒梅理中汤。

兼见寒湿下注而腰痛肢重者,加苍术、附子,名为苍附理中汤。

兼湿邪蕴郁,小便不利者,加茯苓、泽泻,名为苓泽理中汤。

兼大肠湿热,虽下利但粘滞不爽者,加黄连,名为黄连理中汤等等,灵活化裁,每可取效。

《伤寒论》中还有改理中汤为理中丸一法。功用虽同,但服法很有讲究。服用理中丸治疗太阴虚寒下利证,一定要遵循“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的服药方法。

今人喜食冰制之物,即使冬日寒凉,也多有食冰糕,冰淇淋之类者,以致寒冷伤中者不少。每每服用理中丸,一日不过三丸,设若无效,则谓理中丸无功,而不知其服药不得法之故。所以,服药方法不可不深究。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伤寒论》第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伤寒论》第396条: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版权申明:

1.文源: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尊重知识与劳动。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3、责任编辑:有道君,微信:ycyd-duzhong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