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4.3°C-15.6°C
纽币 : 人民币=4.4653

头部汗出,口淡不渴案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57期】

2022-05-17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头部汗出,口淡不渴案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57期】 - 1

今日练习

冯某某,女,48岁。

近半年来时有面部及全身烘热,继而汗出热退如常人,每日发作数次,不分昼夜。因服知柏地黄丸,其热较前加重。

来诊时正值发病,证见面红耳赤,头部汗出,口淡不渴,二便正常,月经先后无定期,肌肤微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有嗜辛辣厚味习惯。

处方:__。(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服上药三剂后,二诊自述发热减轻,次数减少,继服5剂而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注: 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

上期原医案

白叶乡林某,五十岁,患胃病已久。

近来时常呕吐,胸间痞闷,一见食物便产生恶心感,有时勉强进食少许,有时食下即呕,口微燥,大便溏泄,一日两三次,脉虚数。

我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处方:横纹潞1 5克,北干姜9克,黄芩6克,黄连4.5克,水煎;煎后待稍凉时分四次服。

服1剂后,呕恶泄泻均愈。

因病者中寒为本,上热为标;现标已愈,应扶其本。乃仿照《内经》“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之旨,嘱病者生姜、红枣各一斤,切碎和捣,于每日三餐蒸饭时,量取一酒盏置米上蒸熟,饭后服食。

取生姜辛热散寒和胃气,大枣甘温健脾补中,置米上蒸熟,是取得谷气而养中土。服一疗程(即尽两斤姜枣)后,胃病几瘥大半,食欲大振。后病又照法服用一疗程,胃病因而获愈。

按语

本证属上热下寒,如单用苦寒,必致下泄更甚;单用辛热必致口燥、呕吐增剧。因此只宜寒热、苦辛并用,调和其上下阴阳。又因素来胃虚,且脉虚弱,故以潞党参甘温为君,扶其中气。药液不冷不热分作四次服,是含“少少以和之”之意。因胸间痞闷热格,如果顿服,虑药被拒不入。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伤寒论》第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版权申明:

1.文源: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尊重知识与劳动。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3、责任编辑:有道君,微信:ycyd-duzhong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