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4.3°C-17.1°C
纽币 : 人民币=4.4653

乾隆瓷器风格鉴赏 乾隆的“乡村风”和雍正的“冷淡风”区别在哪

2022-07-21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最近在网上刷到几张搞笑的图片,将乾隆的“乡村风”和雍正的“冷淡风”做了一个对比,图片如下:

不少网友讨论说,同样是清朝的皇帝,但感觉乾隆和雍正的审美就像隔了一个银河系,一个清新淡雅,一个繁缛华丽,简直就是两种审美“极端”,所以乾隆的瓷器风格被网友笑称为“乡村风”、“农家乐”。

虽然网上很多人说是乾隆自己的“审美”跑偏了,但其实这种纹饰并不是从乾隆时期才开始烧制的,这种“花里胡哨”的瓷器在雍正晚期就出现了。

这种纹饰的特点是:只画出花朵本身,不露出花朵的枝条,看起来像悬浮在空中一样。为了达到满身是花的效果,器物上花朵的形状、大小、正侧各不相同,繁密之极,所以又被称为“百花不落地”“万花锦”“万花堆”“万花献瑞图”等。

创烧之初的百花不露地纹,其实还没有那么繁密,可以看到少量的地色。但是到了乾隆时期,就将仅剩的那点地色也填满了花,达到了令后世“窒息”的花纹效果。这种穷极工巧、繁缛富丽的花纹,正是当时统治者心态的反映。

乾隆瓷器风格鉴赏

按照装饰分,陶瓷可以分为颜色釉瓷、釉上彩、釉下彩等。狭义点来说,釉上彩中的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都可以归结为彩瓷。乾隆瓷器的风格被嘲笑“土”,就是因为这些彩瓷非常花哨繁复,一股“东北花棉袄”的既视感。

而被用来和乾隆瓷器对比的,就是他爹雍正的单色釉。单色釉因为只有一种颜色,看起来会显得很高级、很淡雅,非常符合现在的性冷淡审美,和“花里胡哨”的彩瓷对比就显得档次非常高了。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不是乾隆土,而是乾隆在炫技。

乾隆时期的瓷器风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当时轰轰烈烈的巴洛克运动的影响,追求宏伟、豪华、热情、奔放的艺术效果;另一部分就是当时的朝政局势使然,乾隆处于清的极盛时期,国力强盛,所以有时间、有钱财去打造奢华的器物,而雍正时期是不能这么“肆意挥霍”的。

乾隆爷的确爱花里胡哨的东西。最著名的就是他把红釉、青釉、钧釉、哥釉等几种颜色釉和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等不同的彩绘装饰整在一起搞了个“各种釉彩大瓶”(瓷母)。而这个“土”瓶子,是我国古代陶瓷史上设计最精巧、工艺最复杂的作品,只能说乾隆爷已经过了玩审美的阶段,开始玩技术。

这个“土”瓶只做起来极难。因为它的装饰既复杂,各个部位烧制的温度要求还不一样。复杂的是,瓶子中间部分有一圈主题纹饰,以祭蓝釉描金开光粉彩吉祥图案为底纹,分为12个开光,6幅为吉祥寓意的图画,6幅是图案花卉。制作起来要求特别精细。

烧制时要求的温度不一样在于釉彩有高温釉彩和低温釉彩之分。如上图标注的釉、彩部分,青花、仿官釉、仿汝釉、仿哥釉、窑变釉、粉青釉、祭蓝釉这些部分是高温釉、彩,需要用高温烧。而洋彩、金彩、松石绿釉属于低温釉彩系列,要用低温烧。高低温的部分交错,到底得怎么烧?这个瓶子不仅烧出来了,每个部分的釉、彩颜色还特别纯正。故宫博物院的陶瓷专家吕成龙说“此复杂的工艺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种釉、彩化学性能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完成”。瓷母之所以能成为瓷母,终究是有原因的。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