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7日 14.0°C-17.7°C
纽币 : 人民币=4.3038

回来吧,中国顶流

2023-03-06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丫丫要回家了。

最新消息:丫丫将按照协议时间 4 月 7 日回国,北京动物园区内已做好了迎接丫丫的全面准备。

丫丫,一只旅美大熊猫。‍‍‍‍‍‍‍

‍‍

自从上个月以来,它每天都在牵动着热搜。

原因是一段争议的视频——

动物园中的丫丫瘦骨嶙峋,只能费劲地啃着光秃坚硬的竹竿,还在玻璃幕墙后向游客乞食。

完全没有了我们印象中熊猫圆滚滚的样子。

更不幸的是丫丫的伴侣乐乐。

二月初,因不明原因死于田纳西州孟菲斯动物园,终年 25 岁。

乐乐离开后,空荡荡的园区里,只剩下丫丫一个。

美国的熊猫场馆条件差、竹子不够新鲜、患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 …… 面对越来越多的争议。

虐待?

哪怕有关部门出面解释——

丫丫和乐乐并未受到馆方虐待,乐乐的死因是心脏病变,丫丫的健康情况除了因皮肤病导致的毛发脱落外,多项指标均为正常。

大多数人仍是不买账。

呼吁尽快将国宝接回的喊声,越来越大。

回家吧。

没想到时至今日,我们还在为国宝熊猫飘零海外,孤苦终老而揪心。‍

为什么说 " 还 "?

Sir 介绍过的一部中日合拍动画《熊猫的故事》,根据上个世纪 30 年代熊猫的真实命运改编。

动画中的主角名叫淘淘。

它的童年在四川的山林里度过,每天自由地嬉戏玩耍。

可因为盗猎者的一声枪响,妈妈被打死,制成了标本。‍

淘淘则被送到了欧洲的动物园,在牢笼里供人观赏。

在欧洲的淘淘一天天老去,家乡的画面无数次进入到它的梦中。‍‍

临近圣诞节的时候,善良的饲养员玛丽,问淘淘想要什么礼物。

淘淘含着泪,再次重复了心愿——

我想回去

让我回到四川岷山的山谷去吧

可是有谁又能真正听得懂淘淘的心声。

在故事的最后,淘淘终于自由自在地撒开了腿,奔向日夜思念的山谷,变回了小时候的样子,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中。‍

但这,不过又是一场梦罢了 ……

当年看过这部动画的孩子,应该都流下了泪水。

然而长大了,竟然还要为了相似的故事,再流一遍眼泪。

面对飘洋过海的熊猫们,我们总怀有一种复杂情绪。

熊猫的 " 联姻 "。

一半承担着大国外交的纽带,另一半也暗藏了 " 儿行千里母担忧 " 的五味杂陈。

不同立场下,大家所持的观点也众说纷纭。

但,似乎大家都忘了。

无论国宝也好," 滚滚 " 也好,那些五花八门、AABB 的名字也好。

——不过都是后来者为它赋予的标签。

真正的熊猫是怎样的。

它们的世界,有人关心过吗?

这样看,剥脱了一切符号的熊猫,好像从未被放在台面上过。

那么今天。

Sir 想聊聊它。

我们那最珍贵,却又最陌生的朋友。

01

才不是什么傻白甜

回忆一下,你印象中的熊猫是怎样?

是不是圆滚滚、傻乎乎,除了睡觉就是吃。

可爱,是全世界对熊猫的通用共识。

但如果 Sir 告诉你,这个被 2013 年 CNN 评选的世界最可爱物种排行榜第三名的大萌物,其实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呢?

你们所看到的熊猫,大多都长期生活在饲养所或动物园里,习惯了人的存在。

换句话说。

可爱,其实是一种天真的误解。

而真正的熊猫。

无法否认,本质上,它仍旧是一种猛兽。

△ 四五个成年人也没能拉过熊猫

别忘了。

熊猫,是熊。

作为一种大型杂食性动物,熊猫不仅吃竹子,它们也吃肉。

手术刀般锋利的爪子,庞大的体型,以及看起来憨态可掬的脸下藏着的非常壮硕的下颌肌肉。

这一切条件都为熊猫啃食坚硬的竹子以及捕猎小型动物,打下基础。

熊猫不但会用牙齿与同类撕咬打架,还会吃掉野生的竹鼠,甚至是大体积的羊。

纪录片《回家》就有这样一个桥段。

当熊猫不方便自己觅食的时候,会前往山区附近的农户家找吃的。

农户会给大熊猫砍竹子吗?

不。

人家直接扔整根煮好的骨头。

偶尔换换口味?

天真。

农户也说了,来的不止一只熊猫,而是好多只熊猫换着来。

长期生活在这里。

熊猫们的 " 自助餐 " 行为,已经频繁到连自家的狗都见怪不怪。

如此机智,好像与我们看见的 " 蠢萌 " 不一样?

要知道,虽然熊猫看起来可可爱爱。

但那些在动物园里打滚、摔跤、从树上掉下来这些行为,都是饱暖无忧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自娱自乐。

真正的野生大熊猫。

如果真的毫无战斗力,又怎么能安然度过百万年,拥有 " 活化石 " 的名号?

在自然保护区里,面对不会自己吃竹子,更不会爬树睡觉的大熊猫 " 高高 "。

饲养员迟早要将它放归山林。

看到这样的情况,只有不断叹气:

上去 快点上去

你不上去人家吃掉你才晓得

许多人都忘了。

大熊猫的珍贵,就在于数量的稀少。

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称,我国的野外大熊猫数量为 1864 只。

在与世无争的山林中。

大熊猫面临的,不仅仅是发情难、幼崽成活率低、栖息地被生态破坏等等威胁。

其他的野生动物。

例如金猫、豹、豺、狼等食肉动物,也会对幼崽或是病弱年老的熊猫下手。

小熊猫从出生到独立生存,起码需要 1-2 年的时间。

这期间任何比它强壮的动物,都有可能瞬间结束它的生命。

纪录片《熊猫列传》就曾出现这样一个画面。

母熊猫娇娇刚刚产下幼崽 " 虎子 "。

在妈妈出去找竹子,给自己丰沛奶水来喂孩子时。

一只黄鼠狼。

出现在虎子睡觉的洞口前。

不满四个月的虎子,正是一顿美味的大餐。

成年熊猫或许能轻易捏死一只黄鼠狼。

但对于幼崽而言,它们对于天敌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面对蠢蠢欲动的黄鼠狼,虎子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把自己蜷缩成小透明,想象着敌人看不见它。

哪怕我们都知道,这根本没用。

幸好,研究人员在一旁守着。

不然虎子大概会和许多夭折的幼崽一样,莫名其妙地便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成年前的每一天,熊猫的生活几乎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

在适者生存面前,早就没了什么娇气而金光闪闪的标签。

再珍贵的国宝,在山林间也一样众生平等。

02

万物既伟大又渺小

当 Sir 在搜索有关熊猫的纪录片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其他自然纪录片,动辄成千上万的热度。

但国内的熊猫纪录片,哪怕分数颇高,观看者却寥寥。

这是否喻示了一个现象。

当熊猫的固有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许多基于熊猫为灵感衍生的创作,也如雨后春笋般丛生。

但对于那些刨除了刻板印象之外的熊猫,我们却兴致缺缺,了解甚少。

要知道,虽然熊猫是一种通人性的动物。

但熊猫并不是生下来就注定要被圈养,被观赏。

熊猫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演化

并不是为了在动物园取悦人类

熊猫要在野地里生 野地里长

在那里经风雨 见世面

在那里追求爱情

这才是真正一个生命

野生的大熊猫,拥有自己的一套生命体系,也拥有独立于人类视野之外的完整世界。

而这些,似乎都被我们的主流观点所忽视,遗失在外。

纪录片《熊猫列传》里。

研究人员冒着得罪相关部门和保护区的风险,也要近距离观察大熊猫的生活。

他们看到。

公熊猫会在发情期打架,争夺求偶权。

打赢的那方会唱情歌。

(虽然听上去跟破锣嗓子似的)

而一旦两只熊猫完成交配。

公熊猫会跟着母熊猫,寸步不离。

为的,是确保不会有其他公熊猫前来。

等到发情期结束。

母熊猫产崽后,她会抱着自己的小崽,嘴里发出 " 咕咕 " 的声音。

还没长大的小熊猫非常小,像只老鼠。

但它们也会回应外界。

嗓门很大,像鸭子叫。

而当小熊猫长大,它们会跟着母亲的脚步,靠气味来亦步亦趋。

如果是雄性幼崽。

那么当他们成年后。

妈妈会在下一次发情期来临前抛弃儿子。

不仅是为了不被打扰,也是为了让孩子更早开始独立生活。

如果是女儿的话,那么妈妈会将孩子带在身边久一点。

发情期来临时。

小熊猫甚至会主动学习妈妈蹭屁股,将气息留在树上的求偶行为。

母亲在前面交配,她会在后面观察。

它对雌性小崽儿的容忍程度

好像比对雄性的容忍程度要高一些

△ 猫片现场

也就是这样,从出生、成长,到交配、繁衍。

熊猫的生活一代又一代重复。

看起来单调,但其中也蕴含了属于它们的游戏法则。

就像潘文石教授所说。

熊猫,是以雄性为中心的社会。

为避免近亲繁殖。

长大的母熊猫会去到其他公熊猫的地盘完成交配。

而成年后的公熊猫,则会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其中 3/4 会与母亲的活动范围重合。

他们会打跑所有的外来者,承担起一方霸主的责任。

这在某些程度上,与人类的家庭观惊人地相似。

1980 年,针对卧龙和秦岭野生大熊猫的研究开展。

学者们花费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在极为有限的研究条件下,观察记录我国野生大熊猫的生活轨迹。

没有水喝,熬着;

没有食物,吃蛇。

住在农户家里惨遭煤气中毒,遇见同事牺牲,也只能扼腕叹息。

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

他们最多的心声不是抱怨,不是喊累。

而是希望,人类可以管住自己。

不要打着为熊猫好的旗号,再来伤害熊猫。

因为在经历太多之后,他们知道。

相较于熊猫之间因为生育,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所产生的自然淘汰。

人类社会的幕后纷争与潜规则。

或许才是熊猫生存难题下,最大的罪魁祸首。

03

回家吧,回到真正的家

据数据统计。

到 2006 年底,人工圈养的大熊猫为 217 只。

但据科学家计算,其中有 78% 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 90% 的雄性大熊猫不育。

大熊猫的寿命一般为 25 年左右。

而那些早先出国的大熊猫,多数死于肠胃消化系统的病变和生理紊乱性的疾病。

1999 年,大熊猫兴兴因肾衰竭而导致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同年在美国被安乐死;

2007 年,大熊猫嫣嫣死于德国,死因是血中毒引起的肠胃功能衰竭,最终心力衰竭;

2019 年,大熊猫创创死于泰国,死因系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全身器官缺氧所致。

……

纪录片中,潘教授也曾提过一点。

八十年代,曾经有过竹子大面积开花,而导致熊猫数量大幅度下降的新闻。

那个时候还催生了一首流行歌曲:《熊猫咪咪》。

竹子开花啰喂

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

星星呀星星多美丽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那时大家都认为,竹子开花是对熊猫数量的绝对威胁。

但经过潘教授深入山林,搜集粪便分析之后才发现。

竹子开花导致熊猫面临绝迹,是一种" 伪说 "。

原因是有人想要抓野生熊猫起来养,建设大面积圈养场。

之后,又有人说熊猫因为发情期短,不会自我繁殖。

社会上又开始流传。

希望可以人工抓野生熊猫回来,帮助繁殖。

而当野外出现一只难得的棕色大熊猫时。

最终的选择。

又是因为稀有,将它送进动物园。

吊诡之处就在这里。

当熊猫被确立为国宝后,社会上因为它的去留归宿,开始吵吵嚷嚷。

有的为了金钱,有的为了利益。

但那个年代,学者们却只关心一件事。

那就是熊猫的正常生活被人为干预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他们做不了其他的。

只能将自己得出的研究结果与相关机构交流,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学者们的担忧不无道理。

1984 年,国家开始 " 租借熊猫 ",每一只熊猫每年的平均租金为五十万美元。

也正是因为巨大的创收需求,当时大家争相出口,开始大量捕捉大熊猫。

此外。

人工饲养的熊猫由于分属不同机构,血缘关系不明,许多饲养机构均有孤儿熊猫的存在。

颠沛流离下,熊猫正常的生理周期会被打乱,一些被出租的熊猫因此错过了发情期,丧失了繁殖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以上种种问题。

2007 年 9 月 12 日。

中国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公开宣布,中国将不再向外国政府赠送大熊猫。

可问题就此解决了吗?

并没有。

熊猫的生存情况,迄今为止依然被我们关注,并为之忧心。

虽然赠送与租借已经告一段落,但目前仍有被送出国的熊猫,或是熊猫后代归属于其他国家的情况。

对于许多国家来说,熊猫在他们那里,依然是 " 顶流 " 级别的存在。

在动物园里

熊猫栖息地里都有摄像头

△ 美剧《国务卿女士》

甚至我们无法想象。

如果不是因为 " 丫丫 " 和 " 乐乐 " 的故事,让许多人将目光投向这些远在海外的游子。

放在平时,又有多少人会关注国宝们平日里真正的生活呢?

在撰写这篇文章时,Sir 因为好奇,跑去查看那些所谓的 " 熊猫摄像头 "。

画面显示,大部分动物园的摄像头依然正常。

熊猫们不是在吃饭睡觉,就是在玩耍。

只有丫丫事发的孟菲斯动物园,加载不出来,网页显示 404。

△ 两个动图分别截自美国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和英国爱丁堡动物园的 panda cam,截取时间为 Sir 撰稿当天的下午四点半

丫丫终将回国,这当然是好事一件。

但对熊猫们来说,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它们所希望的?

目前我国一共设立了 67 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对于生活在那里的熊猫,或许它们比起丫丫们,会更有自己的一番天地。

保护区会收留老弱病残的熊猫,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这也是学者们所认为的,人类能为熊猫做的最好的事情。

至于那些实在到了末路的熊猫们。

人类无计可施。

但对它们而言。

或许,却是从此真正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说到这里,Sir 想起《回家》纪录片最后的结局。

经过几年的饲养和爱护。

饲养员们准备将熊猫 " 高高 " 放归山林。

他们知道。

哪怕相处再久,感情再深厚。

保育所,也不是熊猫真正的家。

他们将高高运到山上,赶它走。

一开始,高高会舍不得。

它走到一半,又折返回来。

直到饲养员反复驱赶。

高高才扭着屁股。

一点点消失在山林中。

见此情景,饲养员也忍不住泪水。

但他们知道。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为高高好。

它回家了

我们也回家了

回家路上。

大家打打闹闹。

有人对着隐入山林,不见踪影的高高,留下了最后一句话。

明天我们再来看看它

他们知道。

或许明天再来,也见不到它了。

但没关系。

失去了保护的高高,终于不再是被捧在手心的国宝。

野性十足的它,更像一个纯粹的动物,一个完完整整的熊猫。

我们知道。

它,终于回家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 Prada 的南瓜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