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06日 10.4°C-13.8°C
纽币 : 人民币=4.3444

这么好哭的国产剧,今年是第一部

2023-11-09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今年秋末,有一部国产电视剧的豆瓣评分从开分时候的 7.9,悄然爬升至 8.3。

在一众国产剧中,《问心》显得不起眼,它讲述的不是时下流行的题材,甚至也并不独特,但只要打开它,就会让人产生一种热闹感,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家中的客厅。

这么好哭的国产剧,今年是第一部 - 1

《问心》写了一个发生在心脏科的故事。在这部剧中,没有宏大的场面,医院是乱糟糟的,人来人往的;每个单元都呈现着具体的案例,不同的病人来到医院,既是在治病,也是重新梳理自己与生命的关系;医生虽然专业能力高超,但也像普通人一样,需要处理职场关系,他们可能谈恋爱,也可能不,爱情不是剧集的主线,几乎每一位女性角色都能够做出顺从内心的选择。

这正是编剧周艺飞希望实现的效果。为了让整部剧专业、可信,她前前后后调研了十几家医院;不太想写 " 两男一女 " 或者 " 两女一男 " 的三角恋,她把亲情作为线索,创作出一个极有个人主体性的母亲。

成为编剧之前,周艺飞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因为在天涯上连载了一个帖子,内容被买下版权,她自此慢慢入行成了编剧。但这条路没有那么顺畅,电视剧《小舍得》是她第一部播出的作品,那时已经是她成为编剧的第八年。

周艺飞将之称为 " 熬八年 ",恰好是一位医学生本硕博连读的时间。熬过八年后,她终于迎来了创作生涯里的又一份礼物。

我们与周艺飞聊了聊《问心》以及那些与创作有关的快乐。

01.

选出需要的 " 五棵蔬菜 "

看理想:《问心》是原创剧本吗?医疗是电视剧传统题材,经典作品很多,为什么会在当下写一部医疗剧?

周艺飞:是的。医疗是大赛道,每年都有人在做,确实有点被前人穷尽了的感觉。我们一开始也觉得很难再翻出什么花来,但是在关系到生死,探讨人情世故方面,医疗是别的题材不能替代的,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就好像满大街都是火锅店,但每年还是会有人开新的,想做出自己的风味来。

看理想:此前也有不少国产医疗剧将视角放在心脏领域,偏向心外科的更多,《问心》添加了心内科的视角,但为什么依然聚焦心脏科?

周艺飞:因为心脏是攸关生死的器官,比如说像心脏科常遇到的心梗,包括剧里面写到的 A 型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炎,都是特别凶险的,人说没就没了,它天然带着类似战争一样的紧急感,很有戏剧空间。

不过最初我们也没有想好做一个什么科室。还记得最早的时候,我登录那种综合性三甲医院的挂号平台,特意拉了一下,看看都有哪些科室。后来去医院调研,很多科室我都沟通过,还有风湿免疫科之类的。

这么好哭的国产剧,今年是第一部 - 2

直到去了心外科和心内科,发现这两个科室有明显的不同,两边的医生,甚至包括护士的性格都意外符合内外科的 " 刻板印象 ",外科的医护人员风风火火、大大咧咧,干脆利落,内科的医护人员比较内敛、严谨,就像林逸(剧里的心外科医生,金世佳饰)和周筱风(剧里的心内科医生,赵又廷饰)的性格区别。

而且心外科和心内科的研究领域正在逐渐向中间靠近,也就意味着会存在分歧、竞争与合作。不管是从人物关系还是戏剧空间上来说,心脏科都很好。

看理想:在创作这部剧的时候,你做了哪些准备?最困难的是什么?

周艺飞:我大部分的调研都在上海,三甲医院大概去了三五家,外地的医联体医院和相对大一点的医院也去了几家,前前后后加起来应该有十来家吧。

确定要做心脏科,我就去心脏科老老实实 " 上班 " 了,每天早上七点半参加他们的交班大会,一直到他们下班,基本上全天候在医院。前期准备的过程大概半年多。

我前面是脱产的,比如说进到这家医院,这一个月都会待在那儿。后来进入剧本阶段,不会像前期一样一直固定在一家医院里,我会时不时地去,可能哪天晚上去陪胸痛中心的医生值班,哪天又待在监护室。

但最困难的地方还是专业壁垒。因为我本人没有医疗背景,完全是小白。如果要写心脏科,必须跟医生聊,但我根本不知道问什么,就好像是在把 5 种蔬菜放到剧本里之前,要了解篮子里所有的蔬菜,才知道需要的是哪 5 种。我做了大量的专业功课,去看他们的教科书、病例集。

另外很难的是专业向戏剧的转化,毕竟我们不是在拍纪录片,也不是做调查报告。你要大概知道在哪个病程上会有戏剧生发点,哪里可能有故事。这个过程很不容易。

这么好哭的国产剧,今年是第一部 - 3

看理想:我看到你在之前的采访里说自己找到了三个医学顾问。

周艺飞:对,我们有三个剧本总顾问,一位是心外科的,两位是心内科的,都是上海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从大纲到剧本成稿,包括拍摄期间的飞页,只要涉及到专业的内容,他们都会看。

当时我会跟无数的医生聊,然后观察,首先必须得是高年资的主任,业务能力足够,另外还得有戏剧思维和人文意识。最后在上百个医生里选出了这么三位,其中一位是女医生,会提供很多女性医生的视角,我们能找到这三位顾问确实蛮幸运的,他们帮了很多忙。

后来我跟他们熟了,有时候会提一些 " 无理 " 要求。比如病人张雨熙做完手术送到监护室,我说这个病人还没完,她还得有波折,怎么才能让她用上 ECMO(体外膜肺氧合,费用极高)呢?他们三个人都想,后来说,啊,肺克菌感染。杨贵兰的复合手术一定是成功的,但是她最后还是去世了,是因为什么去世的?这些都是顾问们帮忙想的。

02.

人性就是人性

看理想:国产剧一般会比较注重塑造医生的精英感,同时弱化具体案例的描写,但这部剧里好像主角的性格优缺点很明显。

周艺飞:这个跟定位有关系,我也理解。我们的定位本身就是一部现实题材医疗剧,要呈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故事。如果没有带着悬浮或者虚构的想法去预设,真正进到医院看到的医生生态就是这样的。

尤其是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医生,他们确实自带精英特质。现在很卷,能进三甲医院的基本都是博士起步,我之前采访那些新的规培医生,有二十八九岁的博士后,我感觉自己到人间是凑数的(笑)。但是等你真的跟他们打交道,会发现大家都是老百姓,也要面对柴米油盐的问题。

这么好哭的国产剧,今年是第一部 - 4

看理想:《问心》里林逸是技术高超的手术天才,他性格莽撞,几乎不在意任何职场关系,却始终和患者站在一起,非常看重生命;周筱风医术水平也很高,性格严谨,看重患者的同时也会考虑到医疗流程。如何看待医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情伦理之间的关系?

周艺飞:对于最优秀的医生来说,职业素养和人情伦理本来就是应该兼得的,因为这两者并不存在什么必然的冲突。并不是说,我们认为这个医生职业素养高,就一定情商低,或者一个情商低的医生肯定职业素养不行。只不过人无完人,我们大部分人很难做到兼顾。

在张雨熙的病例上,这一点体现得很明显。她病情紧急,做了 CT 平扫和心超,来不及做 CTA(非创伤性血管成像),从流程上差了一步。林逸力排众议,直接给她做了手术。播出这里的时候,观众的争议也很大。从主创的角度来说,我们肯定不鼓励这种行为,最后林逸被处分,院方的态度也很明确。但是我们对这样的医生表达敬意,从病人和病人家属的角度来考虑,你一定很感激有这么一个可以为你拼命的医生。

林逸和周筱风都是成长型,可能成片看下来,林逸成长的跨度更明显,但事实上他们两个人还是互相影响的。

这么好哭的国产剧,今年是第一部 - 5

看理想:从病人的角度来看,《问心》里不少单元故事很感人,比如患者张雨熙需要花大量的钱来争取活下去的机会,她的丈夫后来决定放弃,最后救治她的是父母;杨贵兰的经历坎坷,却愿意治愈他人的心灵困境,她在意每一株 " 浮萍野草 "。这些故事是采访所得吗?如何看待面对生死时人性的复杂?

周艺飞:剧里基本上所有病例的病情和病程都是有真实案例参考的,从专业角度来看,这是不能虚构的。但人物关系和他们的故事,部分参考现实,还进行了一定的艺术虚构。

在医院里会特别有感触,生死和金钱很能体现人性,尤其是生死面前的金钱。比如说张雨熙这种病例,我觉得肯定是要救的,砸锅卖铁也要救,她才 28 岁,如果是 88 岁,那我们说不要让她太受罪了,但 28 岁身体基础很好,恢复的可能性更大,人生还特别长。尤其她的丈夫并不是拿不出这笔钱,他是不愿意拿,这个是很难让人原谅的。

杨贵兰是我最难放下的角色,在初稿剧本里,她本来没有去世,但到了后期修改的时候,我们觉得她还是要离开。因为一方面我们认为医学其实没有那么多奇迹,有些病人救不了,就是救不了。另一方面就是戏剧角度,杨贵兰促进了很多人的改变,促进了蔷薇的新生,促进了周筱风和妈妈关系的更进一步,还促进了方筱然和林逸的爱情进展,确实把戏剧浓度和情感浓度都推到了极致。我写到她去世的时候整个人难受了很长时间。

03.

不刻意回避

看理想:《问心》比较厉害的一点是,剧情没有过于戏剧化,而且主角三人组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依靠爱情这一单一情感模式维系,周筱风、方筱然(毛晓彤饰)、林逸有各自的相处模式,虽然方筱然和林逸是官配,但观众仍会自发对他们两两组合,嗑自己想嗑的 CP。在设置这三个主要人物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

周艺飞:我们一开始的设定需要三个医生,一个心外,一个心内,一个监护室。然后,又不太想写 " 两男一女 " 或者 " 两女一男 " 的三角恋,我们也知道观众不太喜欢在一个好好的医疗正剧里看到这样的人物关系,于是想到了亲情。

如果写两个年轻人的兄妹感情,还能关照到母亲的那一条线,这里面就会比爱情微妙得多,不太好写,但会有新意。

看理想:你知道有一个词叫 " 骨科 " 吗?

周艺飞:我知道,哈哈哈,该知道的我都要知道。

看理想:很多观众甚至觉得周筱风和方筱然之间比方筱然和林逸更好嗑。

周艺飞:亲情确实是更普世的情感,观众会对剧中 CP 有自己的解读,嗑到是观众的事情,但如果刻意就不是现在这样的写法了。而且真的摁头让观众嗑的话,是一种投机的做法,我觉得是缺乏真诚的。

看理想:在之前的采访中,你曾说主角三人可以对应 "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 这句医疗行业的名言,周筱风和林逸体现前两句话,方筱然体现着最后一句。但也有声音表示,方筱然承担了过多的情绪劳动,角色功能性略强,你怎么看?

周艺飞:我也有观察观众的反馈,但并不是说手术成功就万事大吉了,整个围术期的监护是很重要的。张雨熙的肺部感染,庄家顺的脑出血,都是方筱然发现的,还有晏晖避免二次开胸,也是方筱然坚持的。可能这种确实不会像手术医生那么外化,但都体现了方筱然作为监护室医生很强的专业度。

治愈是在帮助,安慰也是在帮助。并不是每个人的病都是要命的,作为普通老百姓,住院三五天治一个不大不小的毛病,可能安慰比治愈本身更重要。当然现实里的确存在女性承担更多情感劳动的刻板印象,我剧本里原本有这样一个桥段,方筱然是医生,她在医院经常被人喊作护士,而男护士经常会被喊成医生。后来可能考虑到剧集节奏,这里被删掉了。

这么好哭的国产剧,今年是第一部 - 6

这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对角色的刻板印象很难避免。但我也在反思这个问题,当我们想要写一个优秀的女性,或者所谓的大女主时,会有一种趋势,一定要让她蹬个高跟鞋,雷厉风行,脾气很坏。但这才是女性魅力吗?不一定,不管是温柔的,还是犀利的,都可以是成年人的特质。如果方筱然是一个男性,他是一个温柔的重症监护室医生,难道就不成立吗?一样成立的。

看理想:《问心》里的女性角色都很有意思,方竹清(陈冲饰)为了追求医学理想缺席儿子周筱风的成长过程,她虽然愧疚,但从未后悔自己的决定,最后周筱风也理解了母亲的选择。包括剧里对这样一位杰出的独立女性当下的情感生活也是一笔带过的,几乎没有点明她和男友的关系。这样的设置干脆利落,创作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有担心过部分观众可能说她自私吗?

周艺飞:不论是出自优秀成年人的魅力,还是个人情感生活的丰富,方竹清有一个小她很多的男朋友,都是一件特别自然的事情。至少整个拍摄期,我们团队里没有人提出过质疑,说有什么不合理。

我们不否认方竹清亏欠儿子,但也理解她的行为。当一个好妈妈和当一个更好的自己,能兼得当然最好,但当你不得不二选一的时候,愧疚和不后悔就是同时存在的。我相信再给方竹清一次选择,也还是这样。

如果仔细留意,这一对母子关系当下的主动权是在儿子手里的。方竹清边界感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想要亲近妈妈,往前走一步,妈妈就走下一步,如果不想的话,妈妈也不打扰你。并不是说,年轻的时候,对儿子没有足够的关怀,然后老了,渴望亲情了,又希望得到儿女给的情感反馈。这才叫自私。

关于方竹清确实也引起了很多争议,一部分人提出,哥哥和妹妹只差 7 岁,你既然没空带哥哥,为什么就有空带妹妹呢?另一部分观众就反驳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方筱然有爸爸,她的爸爸承担了教养的责任?也不能理所当然地将育儿作为妈妈单方面的义务,对吧?

这么好哭的国产剧,今年是第一部 - 7

不同理念的碰撞是很珍贵的,是良性的。我们本身也没有想着说,让妹妹不停地撮合、妈妈不停地忏悔,最后大家包饺子,我们不想有这种设置。最后周筱风也没有当面叫过一声妈,但是所有观众都看得出来,他们母子的关系和以前不一样了。

看理想:与此相对的是另一个女性角色陈玥(陈昊宇饰),她作为一名律师,专业、负责,在爱情上主动出击,尊重彼此,发现自己对周筱风的感情变淡了,也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时结束关系。为什么这样一位国产剧里少见的有着主体性的女性角色,却没有得到观众太多的理解和喜欢?

周艺飞:我们分析可能一方面主角的大三角关系已经建立了,观众不太接受第四个人的进入,尤其是她的进入方式又不那么讨喜,陈玥是以黑心公司的代理律师身份出现的。出于比较朴素的情感,可能对于一些观众来说,即使能理解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接受起来还是有一点困难。但有一部分观众还是理解和喜欢她的。

我自己后来也在复盘,周筱风和陈玥的爱情线是有调整空间,至少目前看下来他们在一起和分开的转折是有一点硬。不过陈玥这个角色是有意义的。

看理想:还有一些评论说,国产剧的主角可以不谈恋爱。

周艺飞:是的,我能理解观众的诉求,但爱情也是自然发生的情感,主角之间的关系无非是亲情、友情、爱情,这都是人类重要的情感,没有必要刻意回避。

04.

感受就是蛮值得

看理想:医生被看作是神圣的职业,但这部剧呈现了光环背后的部分。首先,它是一种职业,必然要面对人情世故,医生也要像普通人一样处理升职发展的问题。剧里,周筱风被白主任压制,如何看待医生在治病救人以外需要面对的课题?

周艺飞:医疗剧也是职业剧,医疗排第二,职业排第一。不管是医生,还是写字楼里的上班族,在职场中遇到的问题和人情世故都是大同小异的。日常写字楼里面有一个白主任这样的人,打压下属,搞点事情,大家觉得还好,但是在医疗环境里面就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安危了,冲突会更加被放大。

这么好哭的国产剧,今年是第一部 - 8

看理想:写到职场这些部分,跟你的亲身经历有关吗?

周艺飞: 我当编剧之前上了 7 年的班,在家纺、文具、化妆品,甚至电动工具行业都工作过,也在私企、外企都待过,对职场生态还是比较了解的。虽然企业模式不同,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致的人情相通。

这样的经历其实对编剧来说是有帮助的,因为你会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职场,就是观众们经常吐槽和期盼的,希望编剧去上班,这确实很有用。对我来说,可能也会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职业习惯,文字创作者会相对随性一点,但我从来不拖稿,说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这些习惯都是在职场里面养成的,一旦养成了也不太容易丢掉。

看理想:好厉害,从来不拖稿的编剧。

周艺飞:这是一个人设立在这里,不能破(笑)。你上过班就知道,比如说我们稿子是交给创作中心的,责编收到你的稿件之后,身后还有她的上级,一条线上还有其他的小伙伴。如果你这里拖延了,她就需要对很多人解释。何必互相为难呢?

看理想:创作《问心》,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周艺飞:如果是在播出前期问我的话,我可能告诉你感受就是难,好难啊!甚至比《小舍得》那个时候都难很多,因为教育题材没有那么高的专业壁垒,所有人都上过学,对学校环境还是了解的。但对医疗真的是要从头来,下了好多笨功夫,我们整个团队谁都没有经验,导演、制片全都没有做过。

从我本人的角度来说,我并不知道会得到什么反馈,我们当时想的是所谓的 "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而不得 ",把所有能做的努力都穷尽了,结果怎么样就认了。这部剧目前的口碑会让我们会意识到,你下了多少功夫观众都看得到。现在的感受就是蛮值得。

这么好哭的国产剧,今年是第一部 - 9

看理想:这种创作的快乐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周艺飞:意味着可以专注。我马上四十岁了,有两个小孩,作为一个拖儿带女的中年女性,有专注思考、创作、阅读的时间本身已经特别奢侈了。

这种专注的体验一方面能让你表达,有很多人去看你的剧,看到你的表达,和你有互动。另一方面确实能短暂逃离世俗的很多琐碎——说人话,就是可以不用一直带孩子,哈哈。

做编剧这个工作,我们经常说漫长的孤独换来播出期 20 多天的快乐,确实这种快乐很难被替代了。

采写:汁儿

鸣谢:猫爷

策划:看理想新媒体部

配图:《问心》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