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2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0742

家人突然确诊癌症,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2024-02-07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身边的亲人、朋友、熟人难免会有患癌的,我们都不可避免要和癌症病人打交道。特别是作为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亲人,面对癌症病人,真的想知道: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呢?

世界癌症日来临之际,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亲人患癌

作为家属如何应对?

1

弄清这件事最重要,别恐慌乱了阵脚!

家里有人查出得了癌症,很多人恐慌之中乱了阵脚,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作为亲人家属,这个时候自己得先稳住心,不要病急乱投医。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恐慌多来源于未知,对不确定的未来的恐惧,克服恐慌的第一步就是要去了解你所恐慌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弄清楚病情。在做决定(比如放弃治疗,比如决定手术或化放疗等)之前,一定要跟医生沟通确认这两方面的基本信息:

一是他的这个癌症真的确诊了吗?是不是癌症?哪种病理类型的癌症?(抽血或影像检查不能作为确诊依据,病理检查才是金标准)

二是分期了吗?是几期呢?(分期不同,治疗策略不同,预后不同)

另外,清醒、理性、拥有一定医学常识和求医技巧的家属是对患癌亲人的最有力支持,关键时刻确实能救命。好的结果,要靠医生,但首先靠的是病人自己,以及家属。

2

到底要不要向病人隐瞒病情?

面对亲人患癌,是隐瞒还是告知?这是很多人特别纠结的问题。

从疾病诊治角度,建议尽量让病人知晓病情,这样才能更好配合检查治疗,癌症的治疗是个长期的综合治疗过程,瞒得了一时,瞒不了长久。

只要肯稍稍用心的病人,迟早还是会知道病情的,到那个时候受到的打击反而更大。本来是有可能通过积极治疗而治愈的癌症,家属遮遮掩掩的做法可能让病人误以为自己病入膏肓,更加深恐惧,甚至想不开自杀,实在是太遗憾了。

当然,要不要向癌症病人告知病情,还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为了告知而告知,得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性格、宗教信仰、受教育的背景和文化层次水平、心理素质等,视情况而定。

不妨跟主管医生沟通商议,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全部告知还是选择性的部分告知。遵从“病人受益最大化”的原则,权衡利弊,怎样做才最有利于治疗和康复,这才是最关键的。

比如癌症早期,治好的可能性大,隐瞒其实意义不大,应该让病人明白,尽管得了癌症,但早期可以治好,这样可以增强病人和癌症作斗争的信心,也能让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

跟癌症病人生活在一起

要注意什么?

经常有人问,能跟得了癌症的人一起吃饭吗?碗筷要不要分开使用?跟癌症病人生活在一起要注意什么呢?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担心癌症传染,有的人由此对患癌的亲人朋友躲着防着,不敢拥抱,不敢一起吃饭,不敢握手,更有甚者不敢长时间待在一起,生怕待久了传染上癌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其实目前为止,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癌症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根本不必担心日常生活接触会传染癌症。

家里有癌症病人到底要不要碗筷分开使用呢?当然尽量分开使用,但这与癌症传染没有关系,而是从卫生角度考虑,家里没有癌症病人,也应该这样做。

切记:如果家人或亲朋好友不幸得了癌症,请多抽出时间陪陪他们,一起吃饭,握手,拥抱……不要歧视,多给他们呵护和照顾护理,不要防着躲着,别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别给他们带来双重的身心伤害。

癌患家属如何照护好自己?

谈到癌症,无一例外,都是在关注癌症患者。这当然是应该的,毕竟癌症患者是直接的“当事人”,受打击最大,病情发展下去最终可能危及生命。但是,癌症患者家属由于是“健康人”,他们的“累”“苦”“辛酸”往往被忽视,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那么,长期和癌症病人在一起健康的亲人最后会变得怎样?

一是精神压力大,精神层面的累。有时就难免会有不耐烦,变得焦躁,这种无形的压力常常又得不到宣泄。

二是身体压力大,肉体层面的累。长时间的陪护奔波频繁往来医院,照护病人生活作息,跑前跑后,加上精神压力,很容易就身体吃不消,健康出问题,累出病来。

三是经济压力大,社会层面的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经济压力确实是个现实问题。经济压力会加大精神压力,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癌症患者家属在呵护照顾好患癌亲人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健康,对自己多一份关爱。

★探视病人须知★

人和人之间难免会有“人情世故”,中国人一向讲究探望生病的亲友熟人表达心意,以示慰问。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这里有几个事项要提醒大家(包括到医院探望或到病人家里探望)。

①如果你刚好有感冒或流感、新冠之类的呼吸道感染性/传染性疾病,尽量不要去探望癌症病人。病人患癌后,免疫力下降,很容易遭受细菌病毒侵袭。建议将探视时间延后,或通过电话短信微信之类的方式“问候”更好。

②探望时间不要太长。别让好心探望或问候,变成了打扰,让病人深感无奈和疲累。

③不要带跟“治病”有关的任何东西,比如一些保健品或偏方、秘方。这些东西并没有明确作用,还可能带来反作用。探望,表达心意即可,比如买束花,不要做干扰治疗的事情。

④不要把听到的传言谣言带到病人、家属耳朵里。有人会出于好心,将自己听来或看来的不靠谱的东西“好心”分享,弄不好就干扰他本来正在进行的正规治疗,切记不要“好心办坏事”。

策划制作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作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潘战和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审核丨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 研究员

策划丨一诺

责编丨一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