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4.3°C-15.6°C
纽币 : 人民币=4.4653

【白夜谈】我的绝地潜兵代餐

24天前 来源: 游研社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白夜谈】我的绝地潜兵代餐 - 1

不久前,《绝地潜兵2》因为强制绑定PSN的风波,引爆了玩家的不满,其Steam的评价一夜之间从多半好评直接冲到多半差评,直到制作团队和索尼宣布让步。游戏发售三个月来,制作团队诸多“啥好用就削啥”的平衡调整补丁,也让一些怨气满满的玩家把目光投向了《深岩银河》、《暗潮》、《星河舰队》等同类游戏。

但在玩家和制作组激情对线的时候,我却在想别的事:“假如《地球防卫军6》的Steam版提前到今天发售,该有多好呀。”

【白夜谈】我的绝地潜兵代餐 - 2

《地球防卫军6》5月发布的英文宣传片也模仿了此前《绝地潜兵2》大火的“征兵广告”

《地球防卫军》系列和《绝地潜兵2》有很多相似点:它们都是第三人称射击游戏,都以多人合作PVE为主要玩法;叙事风格上都用了讽刺、夸张和黑色幽默等手法;二者都有大范围高伤害的爆炸武器和全额友伤机制,联机时事故频出,既混乱又欢乐。

但他俩的商业成绩却不可同日而语。《绝地潜兵2》发售三个月即突破千万销量,而《地球防卫军》系列上一次开香槟,还是《地球防卫军5》在发售5年后终于突破了100万。

【白夜谈】我的绝地潜兵代餐 - 3

单论“好玩”这点,我个人更欣赏《地球防卫军》系列,其中一个原因是《绝地潜兵2》作为一个长期运营的服务型游戏,在数值上过于谨小慎微了。不难看出团队期望通过控制玩家的强度,保证玩家不会在短时间内把游戏内容全部体验完,给下个版本的内容更新争取更多的时间。

这种谨慎体现在实际游戏中,就不免有些“扣扣索索”:玩家手中的武器,手感好的往往火力疲软、难以应对高难挑战,火力强的却有各种各样奇怪的癖性需要适应,还可能在下个版本惨遭削弱。明明应该是个“解压”游戏,玩着却处处受限,总让人憋一口气,痛快不起来。

相较而言,整体风格更偏日式搞笑的“胡来”,也没有长期更新压力的《地球防卫军》就显得放得开手脚很多。

在《地球防卫军》中,夸张的武器装备比比皆是,比如同时锁定超过30个目标的单兵导弹发射器、爆炸半径数十米的火箭筒、一口气叫出十来架战斗机洗地的战场支援等等。游戏中还有众多载具,从小摩托到致敬《环太平洋》的巨大机器人都可以让玩家亲手操纵,这阵仗就算放到电子游戏中也属于武德充沛的那一挂。甚至当我玩习惯了《绝地潜兵2》后,再玩《地球防卫军》都有些不适应:“我这个火力是不是强过头了?”

【白夜谈】我的绝地潜兵代餐 - 4

游戏后期关卡中常见的激烈而混乱的战场,红点逐渐填满右上角的小雷达(动图来源YouTube: cris3fpsn)

不过看到屏幕上铺天盖地的敌人,这份顾虑又显得有些多余,《地球防卫军》系列最不缺的就是敌人,一眼看不到头的虫潮和一炸就塌的高楼都能让人轰个痛快,游戏后期也不乏能力出众、需要针对的“精英怪”。更别提游戏有着超过100个关卡、5级不同难度和四个风格迥异、武器性能大不相同的兵种,一点不怕玩家没得刷,只怕玩家刷不过来。

但好玩归好玩,我想安利给朋友的时候,却总是处处碰壁,毕竟《地球防卫军》的卖相着实不佳。

同样是在第三人称射击游戏中和漫山遍野的虫潮战个痛,但把《绝地潜兵2》和《地球防卫军6》的实机截图放一起对比,却仿佛让人看到了超过10年的代差。

【白夜谈】我的绝地潜兵代餐 - 5

上图:《绝地潜兵2》。下图:《地球防卫军6》

落后的画面并不是唯一的问题,地球防卫军的美术风格也比较偏门:前期敌人就是蚂蚁蜘蛛的巨型版、充满复古风格的圆盘UFO等等。对于喜欢特摄和B级片的玩家来说,这种土味掺杂Cult风的美术就是他们想要的菜,但是那些寻求写实画风和代入感的朋友眼中,《地球防卫军》扑面而来的只有廉价感。

【白夜谈】我的绝地潜兵代餐 - 6

地球防卫军系列最早发家就源于PS2的廉价游戏大类“SIMPLE2000”,也算是一种“祖宗之法不可改”

游戏机制上的“年代感”也是一个挑人的因素,比如现代游戏大多有着检查点的设置,避免玩家在关卡最后不慎翻车功亏一篑,《地球防卫军》系列却依旧停留在“失败即重开”的时代中。像是拾取红箱子提升最大血量、没有采用流行的越肩视角、需要手动建立房间且没有断线重连的联机模式等都考验着玩家的耐性。

《地球防卫军》系列像是活在2024年的活化石,只有能坚持跨越画质、美术、系统和手感多重阻碍的玩家,才能逐渐体会到游戏的乐趣。这么一个游戏,想要它变成“热销爆款”,不免有些痴人说梦。

【白夜谈】我的绝地潜兵代餐 - 7

一旦看到这个界面,就说明一整关都白打了

《地球防卫军》系列的制作团队也曾和外包团队配合,制作出了《地球防卫军:铁雨》。这个外传游戏使用了虚幻引擎提升了画质,美术风格和游戏机制也大幅“现代化”,一看就知道是想要服务到更多大众玩家。但从游戏的实际体验和Steam上“褒贬不一”的评价来看,这个外传也和很多类似的作品一样遇到了“定位危机”:丢掉了关键的核心卖点,变成了一个不上不下的庸作。

老实说,《地球防卫军》系列现在的处境并不需要我杞人忧天,作为一个小众IP,它有着忠实稳定的受众,突破百万的销量也是很多小团队不敢想的成绩了。说到底,盼望来个“黑天鹅事件”让它一夜爆火,不过是我想多抓几个朋友联机的私心罢了。

【白夜谈】我的绝地潜兵代餐 - 8

今天鸽了。 ——CaesarZX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