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6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375

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要用汉唐线条?看懂了才知道林徽因境界高

2024-08-28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对于一个有着完整主权的国家来说,国徽的意义非比寻常,它不仅是国家主权和民族精神的象征,还承载着这个国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内涵,所以每个国家都会设计独属于自己国家的国徽以方便国际交往。

而我国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后也设计了独属于中国的国徽,里面的五星、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等图案元素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还涵盖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核心阶级组成。

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国徽是凝结了很多设计者智慧后的终极版本,就连国徽的线条设计也是设计师们精心挑选过的汉唐线条,而提出这一创造性建议的设计师就是家喻户晓的民国才女——林徽因。

要知道,当初差一点国徽的线条就要采用康乾线条了,是林徽因力排众议,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款国徽。而深入对比后发现,国徽采用汉唐线条是多么明智的选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隐藏在国徽中的细节

国徽作为国家的象征,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图案或标志,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国家精神。而在这些宏大的元素之下,也隐藏着许多细腻入微的细节。

我国的国徽就是如此,它的整体布局就透露出一种严谨的对称美。无论是中心的天安门、环绕的五星,还是底部的齿轮和麦穗,都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对称方式排列,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审美中的“中庸之道”,也象征着国家的和谐与统一。

这种对称设计,在视觉上给人以稳定、庄重之感,恰如国家之于人民,是坚实可靠的依靠。

不仅如此,国徽的每一个元素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天安门,作为中国的标志性建筑,其形象被巧妙地融入国徽之中,不仅代表着中国的首都北京,更象征着国家的独立与尊严。每当人们看到天安门,就会联想到新中国的诞生和成长历程,激发起强烈的爱国情感。

而环绕天安门的五星,则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这不仅体现了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也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精神。

此外,国徽中的齿轮和麦穗也是不可忽视的细节。齿轮象征着工人阶级,麦穗则代表着农民阶级,这两者的结合不仅体现了工农联盟是国家的基础,也寓意着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共同努力。它们共同构成了国家建设的基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着力量。

还有国徽的色彩运用,也充满了深意。红色代表着革命和热情,黄色则象征着华贵和辉煌。这两种颜色的结合不仅使得国徽在视觉上更加醒目和生动,也寓意着新中国在革命中诞生、在发展中辉煌的历史进程。

更有趣的是,国徽的整体线条也是采用了非常经典的汉唐线条,而我国国徽之所以在视觉上看起来庄重、威严、有磅礴之势,很大原因也是因为采用了这种线条设计。

那么,汉唐线条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林徽因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力排众议都要用它呢?

康乾线条与汉唐线条之争

在分析我国国徽上的汉唐线条的设计之美之前,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曾经差点被采纳的康乾线条,与已经采用的汉唐线条这两种线条的艺术特色、历史背景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首先是康乾线条,它以其繁复精致、秀美华丽而著称,因为盛行于清朝的康熙、乾隆年间,才有了“康乾线条”之称。这种线条风格在当时的瓷器、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展现出一种细腻入微、多姿多彩的艺术美感。

然而,康乾线条的华丽与繁复也有两面性,对于喜爱繁华的人来说它当然很贴合审美,但对于追求严肃、低调的人来说,这种线条就会略显轻佻和轻薄,难以完全彰显出国家的庄重与威严。

更为关键的是,康乾时期虽被后世称为“康乾盛世”,但这一时期也伴随着闭关锁国等负面事件,使得其整体历史评价并非全然正面,如果要把这种线条运用在国徽当中,从内涵方面来看,确实有点差强人意。

相比之下,汉唐线条就显得更加古朴厚重和庄严大气了。这种线条风格强调简洁有力,仅用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人物或场景的轮廓,展现出一种风骨铮铮的特质。

而且它代表了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汉朝和唐朝的艺术特点和风格,给人一种浓厚的历史感,整体风格看上去有一种“粗犷美”,很符合当时有着强势发展势头的中国,更蕴含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和民族自豪感。

在这种对比之下,汉唐线条的庄严大气与国徽作为国家象征所需的庄重性高度契合,而康乾线条的华丽繁复则可能显得过于琐碎,难以凸显国徽的权威性和神圣性。

而且汉唐线条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的代表,其运用在国徽设计上不仅是对这段历史的纪念和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彰显,也更符合中国当时的形势。

因此,在国徽设计过程中,以林徽因为代表的设计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和比较后认为,汉唐线条更适合作为国徽的线条风格。尽管有专家提出采用康乾线条的建议,但在深入了解和比较两种线条的特点后,大家还是达成了共识,选择了汉唐线条,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国徽。

事实证明,林徽因力排众议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款国徽设计公布后,受到了人们的一致肯定。

说到这里,不得不感叹林徽因不愧是才女,竟然在国徽设计方面也能做出如此贡献。但是,人们此前只知道她在文学方面是个才女,什么时候在艺术设计方面也有如此造诣了呢?

博学全面的才女——林徽因

说起林徽因,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她在文学领域的造诣。她的诗歌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充满了对生命、爱情、自然的深刻感悟。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她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对爱子的深情与期盼,这首诗也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除此之外,她的的散文同样引人入胜,常常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林徽因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当然了,作为才女,林徽因最为人们诟病的还是她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不少男人都为她倾倒,比如在她与徐志摩的那段感情纠葛中,虽然这段感情最终并未能修成正果,但却永远被后世之人传颂。

再比如她与梁思成的结合,更是夫妻之间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典范;还有金岳霖对她的深情守候,也让无数人感叹于世间真情的可贵。不过,也正因为林徽因在情感上的选择很独立自主且极具个性,很多人才会被她的感情纠葛迷惑而忽略她真实的才华。

要知道,林徽因的出身是非常显赫的,她的祖父林孝恂是清朝的进士,父亲林长民更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诗人和教育家,还曾留学日本,是当时很有影响力的人物。这样的家族背景为她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所以,林徽因从小便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八岁时进入上海虹口爱国小学学习,十二岁时在北京培华女中就读。这样的教育经历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和建筑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六岁那年,她更是随父亲林长民赴欧洲游历,这次旅行不仅开阔了她的眼界,还让她有机会接触到西方文化和艺术,对她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在家庭背景和个人丰富的经历的作用下,林徽因的才华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和积累,抛开诗人、作家、学者的身份,她还是著名的建筑师,在美术、戏剧等领域也有着不俗的造诣。

比如她亲自参与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图案,其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至今仍为人称道。

还有建筑领域,她与丈夫梁思成共同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是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先驱之一,他们共同踏遍大江南北,考察古代建筑遗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建筑资料和研究成果。这样看来,她能想到用汉唐线条设计国徽也确实是在意料之内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