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11.0°C-12.7°C
纽币 : 人民币=4.4653

关注丨国家出手,733万人被限制买机票,什么情况?都是哪些人?

2017-07-22 来源: 钱眼 评论0条

国家发改委昨日称,失信者处处受限局面已初步实现:截至今年6月,法院系统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761万例,限制733万人次购买飞机票,限制276万人次购买列车软卧、高铁和其他动车组一等座以上车票,84万名失信被执行人因此主动履行义务。



733万人因失信被限制购买机票!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在昨天(7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今年上半年,有733万人次因为失信被限制购买飞机票,下一步,发展改革委将构建以信用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制,更好服务各类市场主体。


关注丨国家出手,733万人被限制买机票,什么情况?都是哪些人? - 1


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各类信用信息共享。截至目前,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联通39个部门、所有省区市和37家市场机构,归集各类信用信息33亿条。


关注丨国家出手,733万人被限制买机票,什么情况?都是哪些人? - 2


同时,大力推进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目前,已有60多个部门累计签署3个守信联合激励备忘录和21个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


关注丨国家出手,733万人被限制买机票,什么情况?都是哪些人? - 3


截至今年6月,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761万例,限制733万人次购买飞机票;限制276万人次购买列车软卧、高铁、其他动车组一等座以上车票,84万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关注丨国家出手,733万人被限制买机票,什么情况?都是哪些人? - 4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 严鹏程:加快推进信用法规和标准研究。目前,已经启动《信用法》《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立法研究工作,并同步开展信用信息相关标准研究,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目前,

围绕构建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的信用惩戒大格局,

相关制度正在加紧完善。

关注丨国家出手,733万人被限制买机票,什么情况?都是哪些人? - 5

年共吊销“老赖”企业近52万户

在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方面。截至2017年5月底,全国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参考最高法提供的“老赖”信息,共依法限制任职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等12万人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连续两个年度未依法报送年度报告且未进行纳税申报的企业进行清理。2016年全国共吊销企业近52万户。


关注丨国家出手,733万人被限制买机票,什么情况?都是哪些人? - 6

联合京东等电商建立反“炒信”信息共享

在电子商务及分享经济领域联合奖惩方面。联合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和电商龙头企业针对恶意刷单、炒作信用评分等建立反“炒信”信息共享机制。


已累计发布4期共167户“炒信”黑名单;查处15家“炒信”团伙和338家刷单商家,总涉案金额4亿元;封停或禁搜14万个与“刷单”“炒信”相关的即时通讯群组;屏蔽删除网页搜索相关链接22万条。


关注丨国家出手,733万人被限制买机票,什么情况?都是哪些人? - 7

去年银监会行政许可查询达5000余次

在违法失信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联合惩戒方面。人民银行、公安部分别将违法失信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信息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公民治安管理数据库。2016年,银监会行政许可查询达5000余次,查到与上市公司相关的违法失信记录200多条,作为行政许可审批的重要参考;保监会在行政许可中查询约1000次,各地派出机构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查询总量近2万次。


关注丨国家出手,733万人被限制买机票,什么情况?都是哪些人? - 8

将列入联合惩戒名单的264家企业列为高风险企业!

在海关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方面。截至2017年3月,海关总署将36家高级认证企业和一般认证企业信用等级下调,限制228家一般信用企业1年内申请适用高级认证企业或者一般认证企业管理,对列入联合惩戒名单的264家企业和有失信记录的77家企业,列为高风险企业,实施严密监管措施,由相关部门设置相应的区域通关一体化或者全国通关一体化高风险参数,对其进出口货物加强单证审核;强化风险分析,对其中存在安全准入(出)的,加强布控查验;同时列为海关后续稽查重点筛选对象。


关注丨国家出手,733万人被限制买机票,什么情况?都是哪些人? - 9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对当事人的信用信息做到了“逢报必查”、“逢办必查”。在有关资金和企业债券申报过程中,共有1500多家“黑名单”企业受到限制,涉及金额逾1000亿元。


同时,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产品质量、财政性资金管理使用、统计、超限超载、涉金融等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都开始取得明显效果。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法制网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新西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