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7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072

观察站:舆论“真相”与深圳河上的三面“墙”(组图)

2019-08-23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我们已经是无法想象的克制,我们容忍了(对部分公共设施)损坏的行为,容忍了主干道被示威者堵塞,我的个人信息在许多网站被曝光,我13岁的女儿在学校里的体育教练对她说,她爸爸在做一件令人恶心的事情,她应该为她爸爸是个警察而感到伤心…..而我所能做的就是一如既往地执行任务,这是我从警以来面对的最危险局面。”一名香港警队的英国籍警司在一部短片里讲述在香港反修例运动中他所遭受的伤害,这部短片在8月19日中国央视平台播出,同一天,两个松散的,活跃在LIHKG讨论区的香港本土年轻人团体,在全球11 个国家共14 份报章上刊登广告,批评香港经常“暴力执法”,指责警方暴力镇压示威运动。

这便是当前围绕香港局势的媒体生态,一场反修例运动,呈现出截然不同的AB面,更荒诞的是,局势发展至今,已经很难找到一个中间的立场去辨别谁真谁伪,要么接受A,要么相信B。发生在8月17日深夜的“帝吧出征”“饭圈女孩”代表了中国内地部分民众乃至官方层面的一个价值判断,而Twitter 、Facebook封杀数千个所谓的“中国官方”账号则是香港视角下截然不同的另一个层面的政治站队。

两个层面“政治正确”的冲突暴露了陆港之间存在的 “墙”,这面“墙”不是今天才有,在过往的诸多议题中,这面“墙”时而浮现,可是今天,当香港成为两种价值判断直接对撞的前沿阵地,这面墙已经清楚的暴露在两地之间,且无法忽视。

第一面“墙”——“深圳河”

从地理上来说,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确隔着一面 “墙”。这面“墙”是香港与内地之间的地理空间及行政关卡。,两地之间,距离最近的深(圳)、(香)港两地一河相隔,距离远的诸如中国西北地区到香港有数千公里。除了地理空间的限制,内地与香港之间的通行也存在着行政关卡,2003年在香港遭受金融风暴及SARS事件影响之下,中国中央政府才开通内地游客赴港自由行,至今,尽管内地游客占香港入境游客的比重在一半以上,但一国之内,相较于内陆省份,大陆居民赴港仍然有逗留时长等方面的限制。

这面“墙”是影响两地区隔最基础的因素,这种受限影响到两地对彼此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的了解,进一步难以理解他们的生存困境与现实诉求,更加不能对对方的行为及价值观感同身受。

今天,大陆与香港同一年龄层乃至面临同样生存困境的群体却站立成两个不同的队伍,这种认知的差别令一些人士认识到,大陆与香港之间的那道“深圳河”可以拆除了,他们必须首先了解彼此的生活,然后才有评判的立场。

观察站:舆论“真相”与深圳河上的三面“墙”(组图) - 1
反修例事件中“爆眼”女的事件出现“港警伤人”与“示威运动弹珠”所伤两个版本。图为8月11日,参加香港反修例事件一名女性右眼受伤倒地。(HK01)

观察站:舆论“真相”与深圳河上的三面“墙”(组图) - 2
香港反修例事件原因复杂,其中主力群体港青对内地的认知偏差是因素之一。(HK01)

第二面墙——“防火墙”

当然,交流的方式不止一种,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流通性打破了地理界线上的限制,但两岸之间却被中国中央政府竖起的“防火墙”隔开。“防火墙”便是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第二面“墙”。

观察站:舆论“真相”与深圳河上的三面“墙”(组图) - 3
大陆青年对港青的生存困境及诉求不能感同身受,“民族主义”情绪下的“对话”难以形成真正的交流。(@帝吧官微)

观察站:舆论“真相”与深圳河上的三面“墙”(组图) - 4
香港局势的外溢效应在不同立场的群体中形成站队现象。图为2019年8月17日,反抗议者挥舞着中国国旗和标语牌聚集在伦敦市中心。(AFP)

“防火墙”之内,大部分的内地民众从中国官媒乃至社交媒体那里获悉“墙”外动静,包括此次的香港反修例事件。此次事件在3月已经有部分游行出现,6月9日那场超百万的游行引起世界侧目之时,“墙内”的民众仍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进入7月下旬,随着中国官媒的宣传力度加大,内陆网民对反修例示威运动的认知与讨论热情空前高涨,但其所理解反修例事件及讨论度最高的是示威运动中发生的暴力行为,北京将怎么“出手”,甚而“废青”一时成为内陆民众调侃港青最流行的称呼。但他们很难从中国官媒的报道中了解港青上街在反修例之外的诉求,更无法体会港青不惜走向激进暴力的原因。

以至于时至今日在内陆有这样两种现象,接受中国官媒报道的人在网络上升温“民族主义”情绪,不满足于官方报道的人士通过“翻墙”甚至动身香港一探究竟。

观察站:舆论“真相”与深圳河上的三面“墙”(组图) - 5
“防火墙”之外,中国境外的社交平台缺乏中国话语体系下的香港局势解释权。(Reuters)

“墙”外的舆论生态也并不一定存有他们想要的“真相”,一定程度上,今天的香港反修例事件使得中西方媒体阵营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媒体立场,两种话语体系下各执一词,抢占对香港反修例事件的解释权构成了当今媒体的主流生态。无论是香港还是大陆,在防火墙的两边,他们都在生产或者接受选择性的报道,大陆看到的是香港暴力的逐步升级,港青的不依不饶,香港看到的是大陆狂热的民族情绪与武力威慑。

两种视角,两种认知,是今天陆港之间价值判断迥异的成因,虽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但长期接收的信息差别造就了今日的认知差别,而这种认知差的固化便是陆港之间的第三面“墙”。

观察站:舆论“真相”与深圳河上的三面“墙”(组图) - 6

第三面墙——偏见与“同温层”

在地理“墙”与“防火墙”的基础之上,香港与内地形成了第三面“墙”——同温层。内地社会在庞大的宣传体系之下,长期接受来自官方的宣传报道,无意识中已经入脑入心,而 “墙”外的网民带着既有的偏见也本能的抵触不同话语体系之下的解释。这便是两个群体之间的“同温层”。一定程度上,香港反修例事件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这第三道“墙”。

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就是只坚持自己的立场,以符合自己立场的媒体来佐证自己的逻辑,强化自己的观点,互相指责对方新闻的报道不实和偏见。这不仅是香港与内地存在的特有现象,在整个社会不同群体中都具有普适性。例如FOX会成为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宣传阵地,而CNN等媒体则成了特朗普口中的“假新闻”媒体。

    因为香港的同温层效应,使得他们固守在自己的圈层里,不信任大陆的法治,对大陆保持警惕,潜意识里抵制陆港融合。即使香港社会没有防火墙,他们有机会看到大陆今天的发展,但他们对大陆同样存在着无知,保持着偏见,并将这种情绪一步步扩大酿成香港乱局,却仍旧不肯承认也有自己的原因。

    而大陆同样如此,当他们有机会翻墙看到“信息缺环”,但他们仍然愿意相信被过滤过的新闻,提起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有样学样的叫着“废青”,翻墙“普及”爱国主义教育,而忘记自己的舆论环境也经常遭到封杀,社会面临着贫富分化,政治参与度并不比港青高,这并不妨碍他们维护自己的价值判断。

    地理空间的限制,媒体的政治立场,乃至现代网络的大数据算法与新闻推送,使得受众陷于自己认识的世界里而不会看到或是不愿意打破壁垒看到平行世界的另一个层面。这也是今天香港与大陆青年的价值冲突的成因。

    当然陆港之间的“墙”不是今天才有的,但也不是牢不可破的,港珠澳大桥已经打破了那面地理概念上的“墙”,但破除信息的“墙”,认知的“墙”并不那么简单。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王安阳来 2019-08-23 回复
    墙内的媒体确实是选择性报道,但是大部分都是真实的,但是墙外的媒体可就无耻了,大部分都是造谣。
    郑健是个好同志 2019-08-23 回复
    等中国人不兴移民, 不兴留学。 那就掌握话语权了。
    DiorDebby 2019-08-23
    那澳洲大学怎么活…………
    Airmily求不拖延 2019-08-23 回复
    意识形态战争也就是圣战, 无解而疯狂! 愚蠢而愚昧! 中国的红卫兵们, 该你们去打圣战了。你们一定要象董存瑞炸碉堡一样, 捍卫你们的伟大思想伟大领袖!
    我是师太阿崔 2019-08-23 回复
    多少党员在香港买楼花买店铺玩金融占领医院生孩子? 你们骂香港, 也就骂了你的品行。
    SierraWong 2019-08-23 回复
    中国有一点很好: 书记台上报告, 大家台下睡觉。 没人抵抗也没人听。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