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7日 °C-°C
纽币 : 人民币=4.1324

内幕来了!为什么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丑闻直到现在才爆雷(组图)

2020-06-29 来源: 环球网 评论3条

高考是维护社会公平、保持阶层流动的一项根本制度,而山东省从2002年至2009年的在读大学生中查出242名冒名顶替者,很让人震动,人们还会联想,这不会是山东特有的情况,那些年里它在其他省份大概也存在。然而为什么这么多年实际爆出的冒名顶替上大学丑闻却不多,很多案件能够在民间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掩盖住呢?

内幕来了!为什么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丑闻直到现在才爆雷(组图) - 1

高考是每个人一生最重要的关口之一。人们都对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录取情况密切关注,一旦被欺负了,即使是老百姓也不是好惹的。但为何一些人“忍气吞声”了呢?互联网已经存在多年,它的上面爆过无数雷,但是冒名顶替上大学这么敏感的事情直到现在才让互联网集中揪住,这也颇令人意外。

老胡接下来就要讲一讲我了解到的“内幕”。那些丑闻能够被长期掩盖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绝大部分是在被顶替者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各种利益诉求驱动了那些违法行为的发生。而且它们通常都变成了交易。

具体说来,第一种情况是这样的:各地会存在少数考生,针对他们的录取工作已经完成,但他们因为填写了相应志愿或者表达了服从调剂而被录取到一个学校后出现了反悔,想要拒绝入学,来年复读再考。而在当年,这样的反悔在一些地方一度是不允许的,反悔的考生第二年不得参加高考。另外一些学校只招应届生。于是个别考生的家长想出伪造孩子身份的歪点子,并且让别的考生顶替自己的孩子进入录取学校上学。

内幕来了!为什么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丑闻直到现在才爆雷(组图) - 2

十几年前,中国的户籍管理没有达到现在的水平,改变个人身份信息在有的地方能够走后门做到,从而使冒名顶替上大学找到了技术性漏洞。

第二种情形是,少数考生在高考被录取后出于其他原因放弃入学。有的是有了入伍参军的机会,还有的得到了一份有吸引力的工作,于是决定放弃上大学。这种情况一般是考上的学校也不太好,家里觉得上那个大学也没多大意思。另外还有一些考生就是因为家里经济困难被迫弃学。

内幕来了!为什么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丑闻直到现在才爆雷(组图) - 3

每年都有少数考生被录取后不去报到的情况,而这当中有少数放弃入学的考生被冒名顶替者截留住了,后者家庭与前者达成了某种交易,并且在对方配合下完成了后续身份篡改的全过程。

第三种情况就是大家最痛恨的情形,即冒名顶替者的家长利用钱或权在被顶替者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了对方的成绩,隐蔽帮着自己的孩子冒名顶替上大学,这是对被顶替者人生前途的真正劫掠。不过知情者都告诉老胡,这样的案例是冒名顶替现象中最小的部分,因为冒名顶替是一个比较长的操作链条,没有被顶替者的配合,成本太高,很容易败露,而且要冒遭到法律严惩的极高风险。

了解了这三类基本情形,老胡很是感慨。首先我想说,这当中没有一种情形是可以被法治社会接受的,它们都是对中国社会引以为傲的高考制度的侵蚀,都必须受到严厉的治理。

内幕来了!为什么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丑闻直到现在才爆雷(组图) - 4

二是虽然看来大部分冒名顶替案都是双方知情的交易,但其中的很多情形,尤其是第二类情况中的大多数并非在伦理和社会学意义上是公平的。可以想见,因为种种原因主动放弃被录取的那些孩子,他们中一部分人的家庭境遇在社会上是处在比较弱势位置的。表面的“公平交易”折射的仍然是当时条件下的社会不公平。

老胡还有一个感慨,那就是中国的公平建设以及各种涉及百姓权利的社会建设都是一步步走过来,逐渐完善的。迄今被曝光的冒名顶替案都发生在十几年前,甚至更久远,因为当时高考制度本身虽然很刚性,但是围绕着它的周边治理环境存在漏洞,从而被少数人利用了。而且当时互联网不发达,不法者被曝光的几率比较低,风险成本小。

今天随着户籍管理的全国联网和各种防伪技术的使用,相信像十几年前那样篡改身份、伪装成另外一个人上大学,并且在毕业后继续伪装下去,已经很难做到了。不过社会上冲击高考防线的各种企图并非烟消云散了。仝卓2013年高考,将自己的复读生身份改成应届生,就是一个有警示意义的信息。

内幕来了!为什么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丑闻直到现在才爆雷(组图) - 5

▲仝卓在一次直播中,自曝高考复读时因心仪的大学只招应届生,因此用了某些手段将自己的往届生身份改成了应届生。

最后老胡想说,高考对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意义在我们这个发展不均衡的超大国家里要多重要有多重要。应当说,它总体上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每一年都有大量寒门学子通过高考敲开了改变命运之门,它成了穷人家孩子最为仰赖的重置起跑线的一次机会。我不认为新近爆出的这些冒名顶替上大学案会冲击人们对高考制度的基本信赖,然而每一起丑闻又都是警钟,我们没有权力对它们置若罔闻。对任何侵蚀高考公平线的企图都须零容忍,穷追猛打,这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共同态度。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爱丽丝丁 2020-06-29 回复
希望严惩那些破坏公平的人
颖_s 2020-06-29 回复
维护高考公平,是对祖国未来的负责
我爱mumumumumua 2020-06-29 回复
马上就要高考了,现在爆出正好紧跟热点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