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智囊:现在谈GDP增长目标为时尚早(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年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响,中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都受到了极大冲击,生产停滞,消费下降,经济停摆。虽然随着有序复工复产,中国经济有所回升,但仍充满很大的不确定性。值此之际,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提出,也被赋予了一层“绝地求生”的意味。围绕中国经济,多维记者日前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陆铭受邀参加了习近平主持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且为其中最年轻的经济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学,着有《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劳动经济学──当代经济体制的视角》等。本文为系列采访第一篇。
多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1.6%,从全球来看实属不易。您对下半年经济发展如何展望?特别是2020年有多重含义。你认为今年是否能完成目标?您将有哪些指标来衡量?今年达成目标,对于未来几年有怎样的意义?
陆铭:如果要从中国目前受到的冲击角度来讲,应该说疫情短期内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是从最新公开的GDP增长的数据,可以看到,经济增速已经恢复到3.2%。用全国货车车流大数据分析经济复苏情况,也基本上在二季度的恢复到正常水平。从全球经济角度来看,各国受到重创的程度虽然不尽相同,但市场信心和预期已经有所好转。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中国是2020年唯一的一个可能实现GDP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这个意义上讲,应该说不幸中有万幸。
4月,随着低风险地区陆续解封,回流到广东准备复工复产的人流开始出现。图为广东海珠康乐一带的制衣商寻客户。(人民视觉)
考虑到今年的经济低迷跟疫情有直接关系,全年GDP能实现正增长也是非常不易的。因为2020年是习近平提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目标的时间节点,另外,根据“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事求是地说,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是有些困难的。但是如果要是考虑到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的话,如果全年能够实现3%左右的增长,那么可以尽可能缩小与之前设定的目标差距。
展望“十四五”,如果疫情的冲击可以很快过去,经济的增长再回到每年5%至6%的增长速度,那么就意味这在“十四五”期间中国的人均GDP的水平应该达到高收入国家的标准,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标准现在是12,000美元左右,这个对于中国经济来讲应该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而从“十四五”以后再到2035年,或者展望2049年,第二个百年目标,希望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多极化的世界,能够彻底改变冷战后形成的美国一家独大的单极世界格局,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稳定的多极世界。
多维:今年二季度中国GDP增长已经达到3.2%,3%能否作为今年期望达成的经济增长目标?
陆铭:我觉得目前只有二季度的数据,三季度还没有结束,所以现在讲3%的目标只能说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其实关于这个预测也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人认为如果今年秋天疫情第二次爆发,尤其是中国以外的疫情恶化对于中国经济有可能产生外部冲击,3%的增长目标可能实现不了,有可能增长1 %。因为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到目前医学界也没办法掌握病毒的规律,所以准确的预测是很难的。
我观察到货车大数据到第二季度的时候已经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了,但货车数据主要反映的是制造业恢复情况,而服务业没有办法包括在内。服务业从观察的角度来讲,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冲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恢复。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