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7日 11.9°C-14.8°C
纽币 : 人民币=4.3038

浙江一女子混合感染H3N2与H10N5死亡!专家提醒: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组图)

2024-02-01 来源: 健康时报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1月30日,国家疾控局通报,浙江省发现一例H3N2与H10N5混合感染死亡病例。

H3N2与H10N5混合感染

据通报显示,这位甲流和禽流感混合感染的患者是女性,63岁,安徽宣城人,既往有多种基础性疾病。2023年11月30日出现咳嗽、咽痛、发热等症状;12月2日因病情加重收入当地医疗机构救治;12月7日,转至浙江省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后因病情严重于12月16日死亡。

在对死亡病例开展回顾性研究过程中,浙江省于2024年1月22日从病例标本中分离到季节性H3N2亚型和禽H10N5亚型流感病毒。1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对浙江送检标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与此前一致。

浙江、安徽两省已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均未发现异常情况,且核酸筛查阴性;通过回顾性病例搜索,同期均未发现可疑病例。①

浙江一女子混合感染H3N2与H10N5死亡!专家提醒: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组图) - 1

偶发的禽到人的传播,

未发生人传人

发现该混合感染病例之后,国家疾控局已指导浙江、安徽两省按照相关预案方案开展防控,并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

专家评估认为,病毒全基因分析显示,H10N5病毒为禽源性,未具备有效的感染人的能力,此次疫情为一次偶发的禽到人的跨种属传播。该病毒感染人的风险低,未发生人传人的情况。①

专家建议,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病死禽,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注意饮食卫生,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佩戴口罩,尽快就医。①

其实,禽流感一直存在。而人感染,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它不会在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播。②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蒋荣猛曾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介绍,禽流感病毒受体多在人体下呼吸道,即肺泡的位置,因此感染者排出的病毒量相对较少,想传染给人也会比较困难。③

不过,为什么会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的情况呢?一篇由中国疾控中心研究人员撰写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研究进展》中分析“人间禽流感多发于东南亚地区”的中介绍:

这一地区湖泊、滩涂、沼泽地及稻田多,是候鸟的主要集散地;养禽业发达、水禽多并以散养为主;农贸市场多、小摊小贩密布,活禽流动量大、居民喜买活禽并有亲自宰杀习惯等造成了这一结果;爱鸟和护鸟意识不断增强,野禽品种和数量大大增加,野禽与家禽、家畜,甚至与人的接触机会增多。④

也就是说,有机会多接触到禽类的人,更容易被感染上。比如,养殖场工作人员、爱吃野味的人等。

专家提醒: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

禽流感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是在冬春季节是高发期。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范,避免在甲流高峰期遇上禽流感高峰期的时候,遭遇混合感染。

一般来说,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⑤。而具体的疾病特征,则取决于引起感染的病毒亚型。

比如,H7N7、H9N2、H7N2、H7N3、H5N2、H10N7型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2-4天,平均3天。具体临床症状不一样,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膜炎。

再比如,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⑥

我们该如何预防禽流感?做好这5点:

1. 不吃未熟的禽肉: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禽肉及蛋类食品。

2. 勤洗手: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做菜生熟分开:制作菜品要注意生熟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4. 远离野生禽类:不要去吃所谓的野味,没事也别去招惹野生动物,要勤洗手。

5. 禽类从业人员要注意做好防护:在接触禽类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应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接触禽类污物时,要注意洗手和消毒。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新西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ma子淋 2024-02-01 回复
就算禽流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几率很低,但是还是要谨慎对待,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璇玉小仙 2024-02-01 回复
饭前便后要勤洗手,饮食要注意卫生,这是防控禽流感的基本措施。
孩子气的小傻瓜 2024-02-01 回复
听说湖泊、稻田等区域更容易出现禽流感,这些地方的人确实要多加小心了。
sophieXWSY 2024-02-01 回复
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方式。
zHanG_金魚兒 2024-02-01 回复
禽流感一直都是个隐患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