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9日 10.8°C-13.8°C
纽币 : 人民币=4.4474

越南:中国商品的“洗澡池”(组图)

13天前 来源: 星海情报局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在胡志明市区漫步,很容易产生时空错乱的感觉,你会很容易找到20年前上海的感觉。

越南:中国商品的“洗澡池”(组图) - 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星海情报局 (ID:junwu2333),作者:曾航、王硕,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高达461米的越南第一高楼地标塔81正在亢奋地刺破天际线,和河对岸那些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欧式建筑相映成趣。

越南的年轻人们骑着摩托车行色匆匆地从街边穿过,那些戴着绿色或者黄色头盔的,多半是送外卖的小哥。街上并不缺乏LV、香奈儿、劳力士这样的顶级奢侈品店,而优衣库、Zara这些快时尚品牌则是越南年轻人们的最爱。

到了晚上,成群结队的越南年轻人坐在街边的塑料凳子上花上大约几块钱人民币点上一杯糖水饮料,一聊好几个小时。这里总是充满了活力。

胡志明和河内市中心的高档公寓常常要卖到十几万人民币一平米,然而一开盘却总是一抢而空,抢到房的人可以很轻松地把房租给前来越南外派的美国、中国、日本、韩国籍员工。

在越南北部中国工厂扎堆的北宁工业区,街上可以看到中文汉字招牌的蜜雪冰城、隆江猪脚饭、兰州拉面、沙县小吃、杭州小笼包、浏阳蒸菜,大批中国工程师在这里驻场参与生产和培训,仿佛一夜之间穿越回了中国。

点上一份越南河粉,再叫上一杯越南黑咖啡,望着窗外这熟悉又很陌生的国度,早安,越南。

一、越南发展靠外资

越南在先进制造业中的起飞,是从引进韩国三星开始的。

2007年,越南加入WTO。第二年(2008年),三星电子即在越南北宁省投资建设三星电子(越南)1号厂。此后,三星又在越南太原省建立2号厂。而后,三星又在越南投资电视、芯片、显示器等其他工厂,目前三星在越南有超过16万名员工,成为越南最大的外企。

在进入越南之前,三星在韩国以外最大的生产基地集中在中国,例如三星在天津的手机工厂,曾经对中国北方的电子制造业带动极大。

以综合商社为纽带的韩国企业,尤其是电子和汽车产业,在进入和撤走的时候往往采取同进退的策略。当韩国巨头企业进入到一个地区投资的时候,往往会指定韩国本土的零部件、设备、材料厂商一起进入,撤走的时候也会一起撤走。

2016年三星Note手机发生爆炸事故之后,三星手机开始在华走下坡路。此时刚好赶上韩国部署萨德导弹事件,中韩关系陷入低谷,韩系品牌在华销量暴跌。2018年前后,三星在华手机市场占有率跌至1%以下,中国本土的华为、小米、OPPO、vivo等厂商大举抢占三星的份额,在家电、PC等市场,三星也被中国本土企业打得一落千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三星开始准备把投资重心由中国转移到越南。

越南:中国商品的“洗澡池”(组图) - 2

2017-2019年间,三星接连关闭其在中国深圳(2017年)、天津(2018年12月)、惠州(2019年9月)的三家工厂,大批上游零部件厂商跟随三星一起搬往越南。

目前三星在越南生产手机、家电、电脑、芯片零组件、电子元器件等各种产品,越南尤其是三星手机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占到其全球总产量一半以上。三星进入越南带动越南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10年时间,三星在越南生产了10亿部手机。

如今,三星一家企业可以占到越南GDP的20%,其势力之大可见一斑。韩国自1988年到2023年,已经累计在越南投资了900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高达815亿美元位居所有国家在越南投资额第一名。

在三星前往越南前后,对成本极其敏感的台湾电子代工大厂纷纷前往越南设厂,目前台湾“电子代工六哥”鸿海(富士康)、‬广达、仁宝、英业达、和硕、纬创资通全部在越南投资设厂,且工厂规模持续扩大,使得越南一跃成为全球除了中国以外的最重要电脑产地。苹果、惠普、戴尔等品牌的电脑均在越南设厂生产。

电子组装产业是相对容易迁移的一个产业。因为电子产业高度模块化,零部件较小、价值高,好运输,产品更新换代快,差不多每过10年左右,全世界的电子制造都会经历一次大迁移。相比之下,那些比较依赖于重资产投资的化工、重工等产业,则往往不容易搬迁。

所以现在的越南非常像2005年前后的苏州,大量吸引外资电子加工制造业落户,同时吸引上游零部件厂商过来建厂,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

越南经济的外向型程度远高于中国,越南进出口额和GDP的比值超过了185%,其经济高度依赖外商直接投资。今年第一季度越南外商直接投资(FDI)达到了61.7亿美金,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3.4%,应该说势头非常猛。

为了吸引外资,越南和早期的中国一样,给许多外资大企业超国民待遇,例如企业所得税,早期的时候,越南的企业所得税要达到20%,而一些外资大厂能够给到只有5%的企业所得税,甚至有的企业还是免税的。

最早中国大陆在招商引资的时候,标准配置是提供“三通一平”,也就是“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土地”,后来各地方政府互相竞争,卷来卷去卷成了“九通一平”,也就是“通道路、电力、通讯、互联网、热力、给水、排水、污水处理、雨水畅通,土地平整”,现在越南有样学样,大部分越南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时候,也提供“九通一平”服务,以吸引外资。

作为和中国国情接近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南提供的招商引资条件一下子就把印度、印尼这些国内情况复杂的国家给比下去了。许多电子工厂从服务良好的中国迁移到印度去,都很不适应,因为污水处理、热力、电力这些配套,往往还需要工厂自己操心解决,而解决的时候又要面对印度这些国家极其复杂的民间环境。

越南正在成为国际外资流入最热门的国家之一。

二、越南是中国产业链的“卫星国”

从越南的进出口结构中可以看出其在产业链中的真实位置。

2022年越南从中国进口1176亿美元,其中电子零组件320亿美元,从韩国进口了620亿美元,其中电子零组件250亿美元。从日本进口了233亿美元,其中电子零组件68亿美元。

出口方面,越南2022年的最大出口国是美国,一共出口了1094亿美元的商品,对美贸易顺差高达950亿美元,对中国出口576亿美元,对华贸易逆差600亿美元。对韩国出口242亿美元,对韩贸易逆差378亿美元。对日本出口242亿美元,对日逆差9亿美元。

以上进出口数据显示,越南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韩国、日本的电子产业的转口组装基地,也就是大量高价值电子零部件产品在中国、韩国、日本生产好了之后在越南组装一下出口到美国、欧洲这些发达国家。

因为中美之间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许多企业乐于把在中国生产好的半成品在越南组装一下,挂一个越南制造的标志“洗一下澡”,然后出口到美、欧。

越南:中国商品的“洗澡池”(组图) - 3

我们以光伏产业为例,中国光伏企业占据全球90%以上市场份额,出口市场主要在欧美。然而近年来欧美针对中国光伏企业设置了很多贸易壁垒,使得中国光伏企业不得不到越南建厂,把在中国制造好的太阳能发电组件半成品到越南组装下,再出口欧美。

基于“301调查”,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并且后续税率可能翻倍到50%,而越南却享受零关税的优惠,吸引大量中国光伏企业前去投资,包括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等,越南光伏电池年产量已经达到77GW,2023年天合光能在越南可以制造最先进210硅片的产线投入使用,年产能6.5GW。

越南纺织业55%~60%的辅材供应均来自中国,特别是服装原材料、纱线、布料等。越南的纺织设备也非常依赖从中国进口。因此虽然越南纺织业进步飞速,目前仍然需要像卫星一样,围绕中国供应链在旋转。

纺织服装行业大致涉及纺纱、编织、印染、缝合等环节,其中仅印染就包含八大类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难易程度各不相同,受到重化工、机械装备等多个交叉行业的影响,而越南完全无法独自搞定供应链的所有环节。该国纺纱、制衣能力较强,但在织造、染整能力等关键增值环节则有较大欠缺,因此仍然需要借助中国的供应链来实现。

纺织业当中附加值较高的是高端面料、高端辅材、纺织机械、高端加工环节,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本土企业目前仍然非常强势,许多关键环节目前越南还无法独立运转。

我们以高端面料为例,耐克、阿迪达斯、彪马、亚瑟士、美津侬等国际体育用品服装巨头无一不是和上游化工巨头牢牢绑定。例如阿迪达斯的背后是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亚瑟士、美津侬的背后则有日本化工巨头东丽公司。

近年来中国的安踏、李宁、特步等本土体育用品鞋服公司的崛起,一个大的背景是中国化工产业的长足进步。

越南:中国商品的“洗澡池”(组图) - 4

去年我曾经去大连参观了为安踏等公司提供化纤原材料的恒力石化,这家总部位于苏州的公司年销售额超过7000亿,与华为不相上下,一期新的工厂的投资就要高达数百亿到上千亿元,还要配套新建码头、污水处理、配电等基础设施,属于典型的重资产、重技术的产业。

目前越南在重化工方面尚缺乏恒力石化这样的龙头企业,因此在纺织、制鞋方面的大量高端化纤原材料需要依赖进口。这和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来料加工”“三来一补”的情况很类似。

因此目前越南更多的还是扮演中国产业“卫星国”的角色。

从东莞开车到越南,最快8个小时就到了。从广东坐飞机到越南北部,最快一个多小时就降落了,相比起遥远且文化有隔阂的印度、墨西哥,越南是更适合中国的产业链延伸国。

在一次投资者交流活动中,歌尔股份董事长姜滨谈到对越南建厂的看法,他说一开始歌尔去越南是跟着客户一起“被带动”去,后来就开始主动加大在越南的投资。

然而和国内相比,越南缺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越南的教育相对还比较落后,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水平尚不高,高级技工和技师缺乏,歌尔在当地很难大量招聘到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很多复杂设备需要对越南员工进行再培训后才能熟练掌握。因此目前歌尔只能在越南做相当简单的工艺,复杂工艺的产品还是放在中国国内。

众所周知,电子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工程师,富士康曾经测算过,每20万名工人需要配备约8000名产线工程师。中国因为长期的高校扩招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扩招,使得市场上人才储备极其充沛。

越南劳动力人口5500万,高等教育普及率只有10%,一年的经费投入只有44亿人民币,甚至还不到南京大学一年经费的一半。越南的理工科在读学生(含硕士、博士)大概在60多万人,和其一亿人口的基数相比,占比还很低。

目前在软科排名上越南仅有5所大学上榜,排名全部在500名开外,越南顶尖高校大致只相当于国内双一流水平,专业设置上也比较偏科,强势学院主要是土木工程、机械设计等,电子信息专业方向培养出的人才很难满足外企的招聘要求。

同时越南的河内、胡志明市等大城市的房价非常高,因此在越南雇佣高阶人才的成本也并不低。

这些原因导致一些工艺复杂的核心生产环节放在中国国内生产依然有比较优势,越南更多的还是承担组装的职能。

三、核心供应链迁往越南评估

衡量越南目前产业链的发达程度,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是看一些制造难度较高、高附加值产品转移到越南的情况。

在电子这个领域,价值最高的领域通常认为是半导体和显示屏幕。

2006年,英特尔首次宣布投资10亿美元,在越南的西贡高科技园区建设芯片组装和测试制造工厂。2021年1月,英特尔宣布向英特尔越南工厂追加4.75亿美元的投资。这个工厂主要生产逻辑芯片,还谈不上先进。

越南北部首个半导体制造项目是韩国Hana Micron Vina投资的,计划到2025年营业额达到8亿美元。2023年10月,美国封测巨头安靠科技(Amkor)在越南北宁的最新工厂落成,这座占地57英亩,耗资16亿美元的芯片工厂将成为安靠最先进的工厂,该工厂预计会在越南创造1万个就业岗位。

三星也于2023年7月开始在位于越南北部太原省生产高性能半导体封装基板,并正规划在越南进行晶圆试产生产条件。

越南本土的半导体设计企业目前规模尚小。越南本土的半导体设计公司主要有两家,FAP和越南电信。但是他们的水平还不是很高,主要是通信和消费芯片,停留在成熟制程。

在具有垄断性质的半导体设备、材料、软件这一块,越南的产业链几乎还是空白。

如果非要做个对比,目前越南半导体产业的水平大致相当于十几年前的中国。

一个重要的瓶颈是人才的匮乏。越南每年需要相关技术人员15万,现在越南只能提供50%的人员供给,缺口高达7万,而且工程师培养周期在3~5年,因此导致经常出现高薪互相挖墙脚的乱象,我国的技术人员储备是56万,每年有20万名集成电路专业的应届生。为此越南近年来疯狂派留学生到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半导体先进国家学习相关专业。

于此同时,越南的液晶显示业务也发展迅速。

三星显示已经在越南投资了超过65亿美元,在越南生产手机、电脑、电视用的屏幕,越南工厂投产后,三星显示大幅取消了其在中国合作屏幕工厂的订单。之前,三星有超过一半的电视机的屏幕是由中国的华星光电、京东方等企业代工。

另外一家韩国显示巨头LG也在越南海防的工厂投资超过46.5亿美元,主要生产手机、平板用的OLED屏幕。

中国显示大厂京东方在越南一期项目工厂已经量产出货,该工厂主要向韩国三星电子和LG电子供应电视屏幕,投资20亿人民币的二期工厂已经于2024年4月开工,年产300万台电视、700万台显示器及4000万电子纸,该工厂将在越南雇佣3500人。

目前越南的三星显示工厂为苹果代工iPhone手机上的部分屏幕,同时三星手机上的屏幕也大量在越南本地生产,显示越南目前的液晶显示产业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在相对高要求、挑剔的苹果产业链当中,越南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在中国A股上市的苹果供应链企业至少有25家,分别是:中科三环、京东方A、水晶光电、比亚迪、东睦股份、兆易创新、歌尔股份、捷邦科技、长电科技、精研科技、科森科技、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立讯精密、美盈森、得润电子、德赛电池、长盈精密、信维通信、裕同包装、欣旺达、安洁科技、东山精密、深天马A、闻泰科技。我查阅了相关公告和新闻。至少可以找出10多家公司已经在越南建厂。

越南:中国商品的“洗澡池”(组图) - 5

舜宇科技在越南投资了舜宇光电、舜宇汽车、舜宇红外、舜宇Opotec等4个项目,专业生产车用红外镜头、手机摄像头模组、监控摄像头。

蓝思科技作为苹果视窗玻璃供应商,宣布在越南投资2亿美元,拥有2000名员工的工厂目前主要从事面板组装,但其核心的面板制造业务依旧留在国内;歌尔股份2024年1月宣布要投资19.9亿在越南建立工厂,预计产能将占到歌尔的25%左右。

立讯精密2016年在越南首次设厂,该工厂直到2019年依旧亏损,多承担最终的组建装配任务,当年外销的320亿产品中,只有14亿在美国征税名单中,并且及时转移到越南工厂生产,以规避美国的关税壁垒,为苹果提供的充电线以及无线充电设备产能依旧在中国,随着贸易摩擦不断严重,后续立讯精密多次追加在越南的投资,2024年在义安1.5亿美元的工厂投入使用,将生产制造电子元器件。

以上信息可以看出,越南制造的技术含量正越来越高,大致相当于苏州、东莞在10年前的水平。

尤其是,这些高水平的工厂的到来会培养一大批越南本土的优质产线工程师,他们往往会具有跨行业的溢出效应,例如做手机零件的工程师后面可以很顺利转去做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

上周我在一篇文章当中分析过,中国这一轮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好的城市,例如上海、合肥、深圳、重庆,都是上一轮电脑和手机产业很发达的地区,因为电子产业的供应链对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产生了很大溢出带动效益,因此越南的电子产业快速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不可小觑。

四、越南的存在对中国是好事还是坏事

近年来,中文互联网上充斥着越南威胁论,大意是,许多工厂搬到越南去了,对中国经济有一些影响,尤其是这些信息叠加着一些过去外资工厂扎堆的中国城市如今人去楼空的小视频一起在网上传播,更加加剧了这种恐慌。

实际分析下来可以发现,如今越南的产业链更多的是中国产业链的延伸,两者之间有很紧密的联系,与其说是竞争关系,不如说是共生关系。

我们以电子产业为例,越南依然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芯片、显示屏、电池等高端零部件,同时还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高端金属原材料、化学制品等原材料,包括机床等加工设备,体现在中国每年对越南保持巨大的外贸顺差上面。

同时,由于越南缺电,每年越南还需要从中国南方购入大量的电,为缓解这种情况,越南每年还斥巨资从中国购入电网设备、光伏发电设备。

在国际局势日益紧张的时刻,越南成为了中美、中欧、中韩等市场之间一个重要的缓冲地带,这和印度、墨西哥这些同样吸收中国产业转移的国家是不一样的,如前文所述,越南目前本质上还是中国产业链的延伸,这一点非常重要。

一个重要的背景是,中国的产业链已经在过去10年完成了产业升级,目前中国不管是华为、小米、联想、比亚迪、理想汽车这样的供应链链主,还是宁德时代、京东方、立讯精密、蓝思科技、中芯国际这样的零部件制造商,都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所以中国生产高附加值零部件,在越南组装出口的格局以后可能会成为产业链的常态。

也许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商品从“made in China”变成“made in Vietnam”,但是仔细拆开商品,里面最核心最值钱的零部件可能还是来自中国,生产它的高端材料和机器设备可能也来自中国,在越南的组装厂也许也是中国企业投资的。

随着近年来两国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尤其是大量中资企业到越南北部设厂,两国实际上是越绑越紧的趋势。

所以我们会看到,越南发生大规模停电的时候,会从中国南方大规模买电,因为供应越南的工厂的电,很多也是保护了当地中资工厂的生产。

也有人说,越南现在和美国的关系也搞得很好,脚踩两只船,不怀好意。我觉得这个观点格局太小,一个和美国、中国同时搞好关系的越南,是符合中国利益的,因为只有这样它才更适合作为一个缓冲地带,让中国商品在这里“洗个澡”更方便地出口到欧美。

现在中国对美国一年的贸易顺差高达3000多亿美元,这极容易成为美国政客攻击的目标。而以后我们很可能会看到中国每年对越南大幅贸易顺差,越南再对美国大幅贸易顺差的局面。

很多时候美国的政客对中国商品借道越南出口欧美,心知肚明,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现在美国国内通货膨胀严重,它离不开廉价的中国商品,但是因为选票需要,又需要发起贸易壁垒打击中国商品,在这种情况下购买借道越南的中国商品,既顾全了里子又保全了面子。

现代产业链越来越复杂,你很难说清楚以后iPhone手机到底是美国手机还是中国手机、印度手机、越南手机。因此要真正调查清楚越南产的商品里面含有多少中国成分,是一笔糊涂账。

经济的竞争最终会是双赢,而军事的对抗可能导致双输。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The-thornbird 13天前 回复
中国产业更需要的是从转移低价值产业出去到建立高价值产业的过程吧。
有劳西姑 13天前 回复
一块肥肉过一道手就少一层油,最终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成本到底是哪一块比较高呢
唐贱贱 13天前 回复
地大物博不是越南所拥有的
Mickey肉朶朶 13天前 回复
不要小看人家,我们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只要低端产业成型了,自然能吸引到高端核心产业
没头脑的Echo 13天前 回复
国内产品从直接出口到西方,变成了中间商赚差价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