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3.4°C-16.0°C
纽币 : 人民币=4.4586

夏洛茨维尔事件之后,特朗普和硅谷CEO的爱恨情仇又将如何发展?

2017-08-25 来源: 猎云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夏洛茨维尔事件之后,特朗普和硅谷CEO的爱恨情仇又将如何发展? - 1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8月25日报道 (编译:拿铁小心心)

编者注:特朗普和科技高管们的这段关系,还有挽救的可能吗?

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支持特朗普的科技界大佬寥寥无几。等特朗普入主白宫,他们中的许多人抱着审慎乐观的态度,表示或许有可能和这么一位自称有商业头脑的总统合作。

特朗普提出的许多政策——比如放松监管,进行税制改革——得到了商界领袖的支持。令一些企业领导宽慰的是,特朗普指名几位CEO加入了自己的内阁,包括埃克森美孚的Rex Rillerson和亿万富豪投资人Wilbur Ross。

“那时候,大家都希望辅佐这位总统,把国家和经济建设地更好。”Kathryn Wylde说道。Wylde是Partnership for New York City的首席执行官,后者代表华尔街大公司和美国大企业,今年年初曾组织CEO代表团造访白宫。

然而上周,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特朗普对发生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的种族暴力发表备受质疑的评论,多名科技领袖决定与其保持距离。随着高管们一个个出走总统顾问委员会,委员会其后也宣布解散。在美国历史上,企业直接参与政治的例子非常罕见,尽管这次他们也是不情愿参与的。

“社会问题已经难以解决了。”Wylde说。

夏洛茨维尔事件只是导火索,而非根本原因。在这一系列冲突的背后,一些高管表示,总统和他们之间的裂痕已经存在数月。

时任Uber CEO的卡拉尼克最初支持硅谷和总统走得更近,但在今年2月,因为Uber对总统提出的旅行禁令的回应引发员工不满和舆论压力,卡拉尼克也第一个离开了顾问委员会。

前任电力公司NRG Energy Inc. CEO,现为Pegasus Capital Advisors高级运营主管的David Crane说,特朗普不顾科技行业的强烈反对,执意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这“简直是给高管响亮的一巴掌”。

很多人从一开始就对特朗普在其推特上对各公司点名道姓感到不满,哪怕他是在夸他们。

7月,特朗普错误宣布苹果计划在美国建厂,对此苹果高管选择了沉默;无独有偶,默克公司CEO Kenneth Frazier和华特·迪士尼公司CEO Robert Iger也对他们和白宫之间的分歧装聋作哑,以此维护自己的话语权。

IBM CEO Ginni Rometty上周在写给员工的信中表示:“我们一直认为,对话是取得进步的关键,这也是我加入总统论坛的原因。”从威尔逊时代开始,IBM和历届总统都有合作,但“这个组织已经丧失它的初心了”。Rometty还补充说,IBM会继续在其支持的政策上,与“政府的其他所有部门合作”。

早在今年2月,二十几家制造公司就已经领教了这位总统的风格。在一场讨论创造就业的白宫会议上,特朗普竟然让通用电气CEO Jeff Immelt讲讲两人打高尔夫球时,特朗普一杆进洞的故事。后来,在通用电气的董事会以上,董事们拿这则故事把Immelt取笑了一番。(Immelt已于本月辞去CEO一职,但仍担任董事长。)

华盛顿危机管理顾问Eric Dezenhall表示:“企业不是必需参与政治,但CEO们也都是政客。”在夏洛茨维尔市事件中,Dezenhall曾指导企业如何回应。“他们需要在自己的原则、员工、消费者和股东之间进行平衡。”

现在的问题是,特朗普还能收回人心吗?

在前总统奥巴马的八年任期内,CEO们总是失落于自己像旁边着,一些人仍然希望能和政府合作。

俄亥俄州货车公司Jet Express的总裁Kevin Burch表示,近期发生的事件不应当掩盖对政策目标的追求。他所在的行业想要拥有话语权,许多CEO最初被吸引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特朗普是一个商人,”Burch说,“我们认为,在基础设施方面,他是能够有所建树的。”

评论员兼特朗普非正式经济顾问Larry Kudlow曾在竞选时帮特朗普制定税制改革计划,他说,虽然CEO们对社会问题非常敏感,但他们对特朗普的许多政策——尤其是放松监管和税制改革方面——并无反感。

“这件事会慢慢淡下去,”Kudlow说,“我敢保证,特朗普会和他们中的许多人通电话。”

白宫称,顾问委员会市每个党派领袖上台执政的标配,但常常不能履行自身的义务。特朗普的助手说,他们依旧给商界领袖留有开放的沟通渠道。一位白宫官员表示:“想给我们提意见的CEO多了去了。”

特朗普实在激烈的反对浪潮中上台的,对美国大公司“无情”一点或许对其政绩不无裨益。

当初特朗普宣布竞选总统时,除了风投资本家Peter Thiel,几乎所有的商界领袖都不支持他。到2016年8月底,全美前100强企业中,没有哪个CEO给他的竞选活动捐过款。

在特朗普的过渡期和就任初期,商界领袖们大多抱着审慎乐观的态度。投资银行黑石集团CEO Stephen A.Schwarzman在1月份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还曾宣布,经济增长已经迈入新时代。

同样在这场大会上,波士顿咨询公司主管Rich Lesser对BBC说:“我认为,商人坐上总统之位让许多人感觉,机会来了。商人总是非常看重商业和经济增长的,而且共和党控制国会或许也意味着,未来出现僵局的情况会减少。”

拒绝和特朗普合作还存在一大风险,那就是小心被他在推特上点名。强生CEO Alex Gorsky和默克CEO Frazier等制药公司高管对此就很担心,之前他们已经被特朗普批判为“逍遥法外的杀人犯”;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惹毛他,政府给联邦医疗保险下放药品降价的权力也不是不可能。

早在竞选期间,康涅狄克州联合技术公司就因为称计划将部分美国工作岗位迁移到墨西哥,而成为特朗普开炮的对象。竞选之后,这家公司和特朗普达成协议,将部分岗位留在印第安纳州。

1月一个雨天早晨,联合技术公司CEO Gregory Hayes现身白宫说,参加特朗普与企业高管的首次会议。Hayes没想到的是,他的名字因为遗漏并未出现在邀请名单上,他在门口等待许久最终离开了。

特朗普上任几天后就颁布了移民禁令,对其与商界领袖的关系提出了巨大考验。有人认为,这一禁令正面冲击了美国价值观,对商业也会造成巨大影响。一些科技公司的员工被拒载美国国门之外,对此禁令尤为不满。

微软最初发表了一份语气中立的声明,强调移民的重要性。一天后,该公司变得口气强硬,斥责这一政策为“重大的倒退”。到2月初,超过130家科技公司加入了反对这一禁令的法律行动中。

总统战略与政策论坛的高管们虽然当时已经心生愤懑,却还没有提出解散论坛。相反,他们商议着是否要在2月的首次会议中和特朗普争取一下。后来,在2月的会议上,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第一个批评了特朗普,与会人士透露,特朗普接受了他的批评。

当时高管们认为,特朗普还是讲理的。也是在那次会议上,特朗普要求摩根大通CEO James Dimon支持他“中国操纵汇率”的观点。

但知情人士透露,Dimon并不赞同特朗普。

“并非如此,总统先生。”Dimon说,“他们是在捍卫自己的货币。”白宫经济顾问Gary Cohn和其他几位与会成员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特朗普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两个月之后,政府决定不再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华特·迪士尼CEO Iger收到了数万份网上签名,要求他退出特朗普的顾问委员会,Iger在三月回应道,参加顾问委员会并不意味着他赞同特朗普的政策。

Iger引用百老汇音乐剧《汉密尔顿》的歌词说,留在委员会让他有机会“就那个房间里发生的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见”。

其他人则选择了沉默。在1月份的采访中,特朗普对《华尔街日报》说,苹果CEO库克答应他会在美国建“3座漂亮的大工厂”。苹果对此拒绝公开置评。

虽然特朗普错误表达了苹果在美的发展规划,但库克并未公开反驳他,因为“免不了要在推特上饶舌一番”。

商界领袖和企业顾问透露,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就应不应该和特朗普对立,他们都和董事会及家人进行了沟通。

默克公司首席董事兼Sarr Group CEO Leslie A. Brun说:“董事会成员之间闲谈时经常会问,‘你会对你的孩子们说些什么?’”

在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后,部分商业领袖在6月离开了委员会。

十几位高管敦促特朗普遵守巴黎气候协定,另外,包括陶氏化学公司董事长利伟诚和库克在内的几位高管明确向特朗普表示,这一协定有利于创造就业。

在特朗普作出决定后的几小时内,Iger和马斯克退出总统顾问委员会。知情人士透露,Iger在推特宣布这一消息之前,只知会了几位迪士尼高管。

6月,围绕如何实现政府现代化的头脑风暴会议也未取得切实成果,科技高管们对特朗普的幻想终于消逝殆尽。

曾与CEO们合作的华盛顿咨询顾问表示,“很明显,这些会议根本是在浪费时间,而不是高效利用大家的时间和资源。”

夏洛茨维尔市暴力事件发生后,特朗普对此的回应更是让其支持者灰心地喘不上气。

周日晚上,默克公司的Frazier给Brun打了一通电话,说自己的良知不允许他继续待在制造业委员会中。随后,Under Armour CEO Kevin Plank和英特尔的Brain Krzanich也退出了委员会。

周二,特朗普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夏洛茨维尔暴力事件,对仇恨组织和发起反对活动的人一个都不放过。对此,其他高管表示,没办法,只能走了。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55337

关键词: 硅谷美国投资IB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