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6.6°C-8.2°C
纽币 : 人民币=4.4156

国内昆虫蛋白研究还在起步,「自然创造」想切入黑水虻全产业链开发

2021-06-30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饮食结构的调整,人类对于饮食中动物蛋白的需求在迅猛增长,这也导致了畜禽养殖方面对于动物蛋白需求的大幅度增长,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一方面满足蛋白质日益增长的需求,又可持续发展?

答案可能是昆虫蛋白。在国外,“吃虫子”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欧盟此前已经允许将部分虫类列入资源昆虫行业,极大推动了昆虫蛋白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除了动物,昆虫还走向了人类餐桌,昆虫餐厅,蟋蟀面、黑水虻蛋白乳品、昆虫调料、昆虫蛋白棒、黑水虻蛋白冰激凌此前已经有所落地。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大约有500吨的昆虫投放到了欧洲市场。在北美,可食用昆虫市场也在以每年7.3%的速度增长。

不过,在国内,昆虫蛋白应用还处于早期阶段。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报告预测,中国昆虫饲料市场到2024年将达到 2.283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将到达11.9%。

「自然创造」从2013年就开始了黑水虻昆虫蛋白相关产业化技术的研发,也是国内最早的专注于黑水虻产业化开发的昆虫蛋白全产业链公司之一。

该公司副总经理蔡巍告诉36氪,公司已经涵盖了黑水虻育种、自动化养殖、应用、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并布局了三十多项相关专利。

据其介绍,「自然创造」与国内多家餐厨处理企业达成合作,获取厨余资源,在规范化的工厂环境下,喂养多个高品质的黑水虻体系。待虫子长成,公司一方面会将幼虫通过特殊工艺加工成活性饲料,提供给大闸蟹、小龙虾等水产养殖企业。

国内昆虫蛋白研究还在起步,「自然创造」想切入黑水虻全产业链开发 - 1

工艺流程

在大闸蟹水产养殖的场景下,黑水虻相比传统的冻杂鱼饲料,不需要进行饲料切碎,因此不会污染养殖的水体,黑水虻也可以让大闸蟹的个体更大、蟹黄更多、风味度大幅提升。

有试验数据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闸蟹喂食「自然创造」生产的黑水虻昆虫蛋白活性饲料后,提高了大闸蟹的肌肉(总糖含量雌雄分别提高了55%和84%)和雄性性腺的甜味;同时,提升了大闸蟹肌肉和性腺的鲜味,对肝脏的影响较小。

目前,公司已经与江苏、安徽的部分养殖企业和水产养殖站达成了长期合作。

另一方面,今年,「自然创造」开始在 to C端的应用上发力,推出了昆虫蛋白宠物食品品牌——“昆虫计划”,6月份已经发布了第一款犬粮产品。这款犬粮产品以黑水虻作为第一原料,不添加麸质谷物,平均售价在40元/斤左右,主打高品质路线。这一定价略低于部分进口犬粮动辄50元/斤的售价。

她表示,接下来公司还会继续推出以昆虫蛋白为主的猫粮产品、零食、保健品;并可能将“昆虫计划”延申至人类化妆品及保健品的应用范畴,如面向健身人群的蛋白棒。

蔡巍表示,昆虫蛋白作为动物饲料,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黑水虻本身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资源昆虫之一,是高蛋白优脂肪的产品。黑水虻富含了Ω-3(DHA+EPA)、Ω-6、几丁质和月桂酸,实际应用发现,这些成分能有效改善猫犬类软便的情况。

国内昆虫蛋白研究还在起步,「自然创造」想切入黑水虻全产业链开发 - 2

自然创造最新推出的狗粮产品

昆虫蛋白除了营养成分更丰富之外,以昆虫蛋白为原料的饲料在生产的过程相比于传统饲料也更加环保。有研究显示,从蛋白质转化率来看,产生相同数量蛋白质,昆虫所需的耕地面积是牛牧场的1/8,所需的水资源只有牛的1/15,温室气体排放可以减少6-13倍。

此外,昆虫还是餐厨变废为宝、资源化的主角。比如,在「自然创造」昆虫蛋白转化工厂内一个占地面积约一百五十平方米的自动化产线里,日产黑水虻鲜虫约2吨,这些昆虫每天可以消纳约十吨分选完毕的餐厨。

动物饲料安全标准也至关重要。

「昆虫计划」供应链总监陈力告诉36氪,昆虫养殖具有更低的疾病传播风险。黑水虻相比传统的牛肉猪肉等饲料原材料,避免了抗生素、激素污染的发生。其次,公司在过去几年建立了品种选育、自动化养殖、原料产品加工的质量标准化体系布局,养殖过程可溯源也更安全。

在国外已经有不少的大公司开启了对替代动物蛋白质的研究。

比如,2019年,美国嘉吉(Cargill)和欧洲最大的昆虫粉生产商InnovaFeed达成战略合作伙伴,用黑蝇幼虫为原材料共同开发鱼类饲料市场;

雀巢则在跟进替代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两手准备。去年,雀巢一边宣布将推出一种昆虫蛋白质的宠物食品,另一边,雀巢去年也与荷兰一家公司达成了微藻植物蛋白的研发合作。

「自然创造」此前在2016年获得路迅先生个人投资的千万级别天使轮融资,估值达到了八千万元,目前正在寻求新一轮的融资。

创始人团队方面,公司创始人兼CEO许岳虎毕业自中国农业大学,曾在中国农大「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有过的研发经验,其他创始成员来自TCL、本来生活、风云资本等。

编辑丨章婷

国内昆虫蛋白研究还在起步,「自然创造」想切入黑水虻全产业链开发 - 3

【end】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新西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