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6.6°C-10.1°C
纽币 : 人民币=4.4272

耳机线打结的世纪难题,被我攻克了五次

2022-08-08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传说中的耳机线形状收敛定律,你一定不会陌生——不管你放进口袋之前是什么整齐的形状:

拿出来时肯定已经乱缠在了一起,打出各种有创意的结:

为什么耳机线这么容易打结?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两位物理学家拿绳子研究了打结的秘密。实验过程很简单,把各种绳子放进盒子,摇动10秒钟,看看打结情况。这个研究似乎除了耐心也不需要什么。经过3415次重复实验,他们发现:

【结论1】 随着长度增加,打结的几率也增加;当绳子长度小于46厘米时就不容易打结;

【结论2】硬的绳子打结的几率比较低;

【结论3】容器足够小的时候,绳子没有伸展的空间,反而不容易打结。

剪不断,理还乱,是耳机线,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GIPHY

而耳机线之所以一放进口袋就缠绕的秘密也就解开了,因为耳机线通常又长又软,口袋又不够小。两位物理学家给出的解决建议是把耳机线:

【建议1】变短;

【建议2】变硬;

【建议3】装在更小的容器里。

这些建议可行吗?效果又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站在他们的实验成果上,实践尝试一下这些解决策略。

方法1:变短

变短很简单——剪掉一段。话不多说,我们来操作一下:

留头留尾去中间:

留下分叉口,剥掉断口处的橡胶外套,将金属丝露出,可以看到里面内容丰富(不同的耳机线剪出来的效果有所不同,不信你试试),颜色也非常绚丽:

一般耳机线的基本配置是四条:左耳声音线、右耳声音线、地线和话筒线。哪条线对应什么颜色,不同耳机之间有差异。不过我们也不需要知道:我们只需要把相同颜色的线接起来。但是问题来了,接起来并没有揉成一团那么简单:

金属线表面都涂有绝缘层,揉成一团骗不过手机。比较靠谱的方式是焊接,而这显然超纲了。

“理论上讲,这肯定是可以完成的,”我对贡献了耳机线的同事表示了遗憾,“只是实际操作中包含着高度的不确定性。”

【技术难度】⭐⭐⭐⭐⭐

【耗时程度】⭐⭐⭐⭐⭐

【危险程度】⭐⭐⭐⭐

【美观程度】⭐⭐

方法2:变硬:缠上一身胶带

针对耳机线外面的橡胶质地太软,我们给耳机线套上硬质材料,比如塑料胶带。

操作如下:

【第1步】借到另一根耳机,并发誓不再剪短它;

【第2步】用胶带在耳机上缠一圈,又一圈;

【第3步】一直缠,缠到地老天荒。

这种方法叫做以缠制缠,工作量不比解开缠绕的耳机线低。但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还是完成了!Look:

耳机线穿上了一层新衣,配上红通通的背景,很有过年的气氛!

耳机线在胶带的层层包裹之下,确实变得僵硬了,也不容易乱了。最大的缺点就是丑。大家也可以考虑缠上五彩胶带,为自己的耳机线穿上美丽的新衣。

【技术难度】⭐⭐

【耗时程度】⭐⭐⭐⭐⭐

【危险程度】无

【美观程度】⭐

方法2B:变硬——穿上一身铠甲

胶带缠耳机线的缺点是,缠着麻烦,脱去时也麻烦,还会留下一些黏黏的物质。所以,我们换一种材料,考虑一下吸管。感谢楼下奶茶店主对科学研究的支持,赞助了我们5根珍珠奶茶的吸管。环环相扣之后,让我们来看一下效果:

耳机线:好像突然有了铠甲,也突然有了软肋

非常好!怎么扭都扭不过来了,连缠绕的机会都没有。而且耳机棒拿在手,非常有气势:

感觉自己像齐天大圣,什么刀枪棍棒都耍得有模有样:

忍不住出去嘚瑟了一圈。

“怎么样,威武吗?”

“你该吃药了吧。”

【技术难度】⭐

【耗时程度】⭐⭐

【危险程度】无

【美观程度】⭐⭐

方法3:缩小容器 —— 缝口袋

耳机线的通常容器是口袋。因此,将容器变小可以考虑把口袋缝小,但是由于衣服成本太高,我们受成本限制就不展示这个过程了,鼓励大家自行实践。

但是,穷有穷办法。缝口袋不行,我们也可以开拓身上的其它地方。

方法3B:换容器

耳机线容易打结,而我们身上需要打结的地方本来就有不少。于是我们逐一进行了尝试:

由于所有的女同事都坚决表示拒绝尝试| sina.com

耳机线做成的发绳融合了现代元素的科技感,是难得一见的兼具艺术与技术水平的设计。女同事们对我提出的设计纷纷表达了赞赏,然后拒绝了尝试一下的建议——“因为丑”。

耳机线做成的腰带,非常美观,虽然无法承受太大的力量,但除了不实用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明显的缺点。穿戴上之后,令人忍不住想出去走一走:

走出个虎虎生风,走出个一日千里!| reddit.com

三带之中,最靠谱的是作为鞋带:既没有审美的问题,也没有承受力量大小的问题。不过我们试走了一圈之后,发现耳机线作为鞋带也非常容易散开。也就是说,鞋带散开定律打败了耳机线收敛定律。

为什么鞋带散开定律如此强大?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几位工程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穿上鞋子不停地跑,看什么样的鞋带更容易散开。这项研究似乎除了体力也不需要什么。他们发现,鞋带散开的过程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鞋子落地的过程,鞋带结开始松开;第二步是鞋子随着脚摆动,鞋带末端在惯性的作用下拉开鞋带的结。由此,他们得出的一个结论是,鞋带头越重,就越容易散开。

耳机头很重,会使得腿摆动过程中耳机线鞋带头产生的力较大,松开速度比普通材质的鞋带还快。这使得耳机线当鞋带,非常容易出现一路扑街。

除非你的耳机是鞋带耳机,耳机中的战斗机 | dhgate.com

所以,这种方法适合在生活中主动追求挫折,不怕跌倒,跌倒了也不怕再跌倒的同学。

【技术难度】⭐⭐

【耗时程度】⭐⭐

【危险程度】⭐⭐⭐⭐

【美观程度】负

终极方法

经过深邃的思考,我们想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终极方法——化被动为主动。在放进口袋之前先揉成一团,主动进行一番“死亡缠绕”:

图 | scienceabc.com

这样,当你拿出来的时候,一定不会更乱。

【技术难度】无

【耗时程度】⭐

【危险程度】无

【美观程度】无

各项指标表现完美,强烈推荐给每一个不想瞎折腾的人。

制图:大琳砸

耳机线贡献:栗子先生

奶茶棒贡献:奶茶店主

作者:钱江摸鱼

参考文献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